读者来信:我们筻口镇有个好“炮哥”,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劳任怨地工作,是我们老百姓信得过的真心人、靠得住的知心人。李先生
4月30日,记者来到筻口镇,党委书记付鸾生告诉我们,老百姓口中的“炮哥”便是现筻口镇的老干支部书记刘炮生。
付鸾生告诉记者,刘炮生身体力行、踏实苦干,在1995年任东游村支部书记时,村里两家商店共有近2万元赊账,群众意见很大。刘炮生和村干部一起把这些账目清偿完毕,并制订出规范的村级财务工作管理制度,严禁村级乱赊账。该村7组一口鱼塘的承包款10多年未上交到组里,造成7组集体账目多年未结算,镇村“三提五统”收不上来。刘炮生带着村干部在该组连续7个昼夜才处理清楚。东游村有一条近一公里的围山渠,由于不畅,每逢暴雨便决堤,刘炮生亲自带领党员群众进行治理疏通,彻底治理了排水不畅的老大难问题,围山渠再没有决堤过。
“刘炮生任民政所长时,坚持骑单车进村入户,很少休息过节假日。14年来,行程几万里,单车踏烂了5辆,村里男女老少见了他都‘老刘’、‘炮哥’喊个不停。哪一位优抚对象住在哪里,他一清二楚;哪一位群众有困难,他都能脱口而出。”付鸾生说,从1999年到2013年,刘炮生担任了14年的民政所长,在民政所长任期里,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市级优秀党员、县新闻人物。
在筻口镇附近,记者走访了几家老百姓,提到“炮哥”无一不竖起大拇指对其赞不绝口。
和田超市筻口店,一个商场两种价格,解决弱势群体日常生活问题,每年对弱势群众让利8万多元,这也是刘炮生争取到的社会力量。14年前筻口镇现状不容乐观,优抚对象、特困群众、五保对象在全县所占比例较大,经过刘炮生的不断努力,在镇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全镇每年预算配套救灾资金20万元,农村特困救助资金12万元。
退伍军人方少波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仅办起了小加工厂,还承包了6亩水田,种植了4亩西瓜。他说是“炮哥”主动与他交朋友,鼓励他振作创业,还帮他筹资金买了打米机、粉糠机、电动机。农忙时节,“炮哥”就自己下地帮忙耕种,西瓜成熟季节,还四处托人帮他销售。
在集镇建设的土地收储工作中,筻口村一组征地难度大,组民张春生、张阳林等比较有号召力,但就是不担硬担怕受气,造成征地工作难以开展。刘炮生先后上门10余次做张春生的思想工作,并三次找到在岳阳市内居住的张阳林,最终让二人带头在协议上签了字。
多年来,刘炮生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心上,不求回报。刘炮生说:“我做这些,只求自己对得自己良心住。”
来源:岳阳日报
编辑:周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