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岳阳港鹿角作业区货运码头,春雨刚停,湖岸泛绿。
看着日益上涨的洞庭湖水位,建设者们正加班对泊位平台进行浇筑作业。“我们要在本月底,抢在汛期前完成平台浇筑,否则前期工作全部泡汤,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码头建设项目负责人马清波急促地说。
马清波的着急,缘于鹿角码头对岳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缘于我市全力打造湖南通江达海新增长极的决心。
随着高铁时代、城轨时代的到来和长江黄金水道的畅通,环洞庭湖“2小时经济圈”呼之欲出,谁能抢先打通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谁就能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岳阳县濒临洞庭、毗邻市区、水陆畅通,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如何充分发挥临湖通江优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
岳阳县的决策者提出: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依托鹿角码头与临港产业园,加快航运物流业发展,促进特色农业、高科技产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发展,为岳阳县成为全市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
打通节点:水陆立体交通网络成型
鹿角码头位于岳阳县鹿角镇洞庭湖畔、湘江右岸,陆路距县城10公里,水路距岳阳城陵矶港30公里,上距长沙128公里,距离长江航道仅仅30 公里,是湘江航道至长江出海口最近的港口。
站在岸边远眺,一个数层楼高的泊位平台初具雏形,两排数十米高的栈桥桥墩从水边向大堤延伸数百米,大型起吊机等机械轰鸣声不断,货运车正不停输送施工材料,一片施工正酣的景象。“2013年9月动工建设,原计划2014年底完工,但受汛期提前影响,耽误了整整11个月工期。去年11月份至今,一直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马清波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按目前施工进度,鹿角码头项目将于年底竣工投入运营。
县交通局负责人介绍,鹿角码头是岳阳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优越的水文条件,码头可常年停靠3000吨级船舶,丰水季节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是湘江航道上的优良港口之一。
2013年6月,岳阳县政府和国储能源化工集团签约,签约战略合作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其中鹿角码头及配套项目投资7亿元,包括码头工程、配额物流园及商住开发项目。鹿角码头项目估算总投资1.4亿多元,拟建2个2000吨级泊位(兼顾3000吨级),设计货物年吞吐量为散货50万吨、集装箱2.5万标箱、件杂货70万吨。届时,岳阳县的建材陶瓷、电磁铁、优势农产品等拳头产品,将直接从这里通江达海,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鹿角码头是岳阳县构建水陆立体交通的枢纽工程,是通江达海的西北门户。依托鹿角码头,岳阳县已经提出建设临港产业新区的规划,加快物流、产业、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将其打造为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
记者从岳阳县规划局获悉,按照规划,港区周边将新建一个集船舶修造、现代航运物流、配套服务业等一体的园区,园区占地8公里,总投资4.6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设置临港工业区、仓储物流区、商务贸易区三大功能区。区内规划一级公路1条,园区道路6条,为大运量工业企业提供运输服务。工业区内配套建设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各类项目提供良好发展条件。目前,正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南北穿越县境,使岳阳县的对外交通十分便捷。岳阳县的决策者深知交通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他们将尽快完成鹿角码头建设,加快实施航道整治工程,严格管理和科学利用岸线资源,促进要素流动,努力把鹿角码头建成为全市现代航运物流的重要一翼。与此同时,积极做好岳望高速、蒙华铁路建设协调工作,做好S312相思至杭瑞高速跨境路规划预可研工作,打通交通节点,加快构建水陆联运、内外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
日益完备的水陆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将为岳阳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科技强县:科技创新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发展县域经济,离不开工业项目的支撑。
长期以来,岳阳县只是一个传统的特色农业县,工业发展基础非常薄弱,缺乏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优势的骨干企业。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层次和水平不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工业经济的短腿,无疑成了该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瓶颈”。
理思路谋出路,变“短腿”为引擎。为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岳阳县响亮地提出“科技强县”战略。
——加大科技园建设力度,创新思路择商选资,在两年之内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15万平方米,引进创新驱动型企业45家;加强自主创新,支持现有企业筹建国家、省、市工程技术中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改造,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科技园)为依托,大力调整工业产品结构;支持建陶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努力将县建材园建成绿色园区、生态园区;鼓励引导创业能人,特别是企业家推进“二次创业”,大力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让广大创新创业者“创得了、活得下、做得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县级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作为。”县委书记毛知兵提出,要在生态工业园建设一个不超过3平方公里的科技园,把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作为2015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科技园)为依托,大力调整工业产品结构。
园区“竞逐”离不开科技竞争力。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岳阳县生态工业园不等不靠,科学规划,超前谋划,积极主动开展高新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四、五期扩园工程,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园区坚持以科学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完成园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总体环评、土地集约用地评价等“二规二评”编制评审,配套出台切合县情、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高新区招商优惠政策,优化高新技术项目创新创业环境。
记者走进岳阳县生态工业园,只见一座座现代化的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各种型号的生物医药、现代建材、先进机械、绿色食品等产品正通过检测包装,待运国内外市场。
良好的硬件、软件环境吸引了大批优质项目竞相入驻。园区已引进科伦制药、利尔康生物、大力神电磁、金博机床、金海科技等45家企业,初步形成生物医药为主、先进制造和新材料为辅的产业格局,其中有科伦制药、利尔康生物酶、大力神电磁铁、富和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12家。
目前,园区高新技术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拥有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家,省级、市级技术研发中心5家,拥有21项经省部级以上鉴定科技成果,拥有各类专利授权258项,其中发明专利61项。近期,还有高压阀门管件、健强医药、科伦二期、智海电磁线等一批高科技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进一步壮大岳阳县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彰显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绿色赶超的特色。
3月以来,喜报频传,又有4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科技工业园,省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岳阳县科技园在省政府组织的评审中获得通过。全县新型工业化明显提速,工业占比首次超过百分之五十,工业生产比去年同期增长16.5%,呈现出年初第一季度生产工作“开门红”。
旅游兴县:努力建成为岳阳旅游“后花园”
阳春三月,桃李芬芳。岳阳县“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王学琳忙得不亦乐乎,她位于杨林乡的林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迎来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大家在山上捡土鸡蛋,亲手烤制林场土生土养的“壹品叫花鸡”,在漫山遍野的桃林中与桃花合影留念,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景上传到微信……
王学琳在杨林乡可谓家喻户晓,这个30出头的女青年,3年造林2万余亩,成为当之无愧的“绿化女状元”。将荒山变成“绿色银行”后,她开始将眼光更多地放在开辟市场上。公司每年利用各类水果成熟之机,举办“摘时鲜水果、品生态土鸡、吃农家小灶、住林生艺苑”等多个主题采摘节活动,吸引各地观光休闲游客近万名。
相隔不到20公里的107国道边,也是一片热闹场景。新墙镇清水村种植葡萄近5000亩,被誉为江南“吐鲁番”。2014年8月,村党支部书记李大树与县旅游局、旅行社联系,新开辟了市区直达清水村的“旅游专线”,共同打造乡村游、体验游、亲子游农家精品旅游线路,填补了岳阳直达村庄旅游专线的空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采草莓、摘葡萄。
如今,走进岳阳县,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沿路的美丽乡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家乐、生态园区随处可见……这一切都是“旅游兴县”战略带来的变化。
岳阳县是湖南仅有真正集“三湘四水”、湖光山色和大型湿地为一体的县域。依托区位优势,利用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他们积极推进“旅游兴县”:以建设全国旅游强县为目标,按照“党委统筹、政府主导、项目带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要求,实施张谷英民俗文化游、大云山宗教体验游、公田温泉休闲游、东洞庭湖芦苇生态游“四大板块”建设,打造“一乡一景”的大旅游格局,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努力建成为岳阳市旅游的“后花园”。
2014年,岳阳县重点依托张谷英AAAA级景区、大云山AAA级景区和公田温泉、相思公园等优势旅游资源,利用农业品牌产业基地等现代农业特色资源,以岳阳市区人口为主要客源地,以长株潭、武汉为辅助客源,打造张谷英村、大云山、公田温泉、杨林吃土鸡摘油桃、新墙摘葡萄等周末游精品线路,精心包装以“葡萄采摘”、“土鸡抓捕”、“荡舟垂钓”等活动为重点的品牌农业体验休闲类旅游项目。
围绕农业、农景、农餐、农宿,发展乡村休闲游游,岳阳县先后发展山水农家等大型休闲农庄23家,相思公园、刘备洞等旅游型村庄4个。据统计,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19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亿元。通过现代农业与生态休闲旅游的互动发展,实现生态农业与旅游市场的“无缝对接”,休闲观光农业“风生水起”。“洞庭风雷”行动,让东洞庭湖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保护铁山水资源,把一泓清甜的生命之源留给子孙后代……无论是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还是自然保护,落脚点都是为了构建更加美好的生态家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我们相信,天蓝、地绿、水净的岳阳县,明天更美好。
来源:岳阳日报
编辑:周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