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陵工匠】巴陵乐坛“老黄牛”——许安全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2018-08-02 09:11:00
—分享—


许安全展示唢呐演奏


许安全与返聘的艺术老师讨论新歌

红网岳阳县分站6月1日讯(记者 李瑶)有一种力量是巨大而又无形的,它常在潜移默化中,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知我们的喜怒哀乐,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有一位音乐人,在岳阳县乐坛辛勤耕耘了33年,他始终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他就像一头“老黄牛”还在继续、还在传承……,他就是许安全。

自幼立志音乐事业

今年55岁的许安全是县文化馆副馆长,他在文化馆工作已经整整33年了。记者去到他的办公室时,他正神情专注的和馆内的一位民间艺人认真讨论着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云山山歌为基础的新曲。“达拉滴拉......这里有个反复记号!”许馆长边说边唱边改,手上挥舞着,脚下也踩着拍子,虽然是初稿,但朗朗上口的旋律让人一下子就融入了进去。

“我是父亲带进音乐大门的!”许安全说,小时候,他父亲常说 “犁田不唱歌,谷少稗子多”,父亲总爱在农忙的时候哼唱些山歌、小调助助兴。父亲边唱边干活,而他便在田垛上奔跑着,这些曲调便如跳跃的音符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耳濡目染,从小他便爱上了音乐。

1980年,筻口公社成立花鼓戏剧团,招聘乐手。许安全报名参加,凭借着良好的音乐基础,他顺利录取。1984年,许安全进入县文化馆花鼓戏剧团工作。那时新团成立,由于人员不足,人人基本上都是“多面手”,除了吹他擅长的笛子,他还自学了唢呐、葫芦丝、二胡、键盘等乐器,就连西洋管弦乐都有涉及。艰苦的环境和超常的训练,让许安全迅速成长,成为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全能型选手。从业33年来,许安全吹坏了笛子、唢呐就有10几把,每年参加的大型文艺汇演不下于120场。 “笛子容易坏,特别是夏天和冬天,温差大,容易开裂,裂了就用不了了”许安全心疼地说。

潜心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去年,许安全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歌颂岳阳的文章,深受感触,认为很具有新意,便尝试用花鼓戏的曲调来创作。那段时间,他白天协要调处理馆内大小事务,晚上便潜心创作,经常通宵达旦。一点一滴打磨,一遍一遍推敲。

许老师创作起来茶不思饭不香,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一旁的同事说道。

终于,一个星期后,《醉美岳阳》戏曲联唱创作出来。作品一经问世,便大受欢迎,并荣获2016年“欢乐潇湘·幸福岳阳”活动全省一等奖。其后创作的《山乡乐韵》获得器乐组合获全省二等奖。

“源于生活的作品,最能引发观众共鸣;高于生活的选题,更能引发观众深思”。长年在群众中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许安全深知群众喜闻乐见的是歌颂家乡、反映现实生活、贴近老百姓的文艺作品。他便利用下乡的时间与群众一起讨论,收集民间小调、山歌。他将非遗项目花鼓戏的正调、小调等戏曲元素融合民歌唱腔的演绎方式,深受群众的欢迎,至今已创作戏曲歌曲300余首,民歌、司歌、开场曲等100余首;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山高腔”养在深闺人未识,为了传承推广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他创造性的将花鼓戏剧本、民歌中添加云山高腔的特色唱腔,使得两两融合相得益彰。

以作品立身是他的从艺之道

全年无休的工作、教学,长年累月的演奏和吹唱,让许安全的喉咙、颈椎出现严重的劳损。2009年,他在长沙刚做完直肠手术,躺在病床上,医生叮嘱至少卧床半个月。手术完第三天,他突然接到馆里的电话,说演出现场出现意外情况,希望他去现场进行指挥协调。许安全二话没说,不顾妻子和儿女的反对,拖着病痛的身体赶到演出现场进行指挥和策划,成功解决问题。

“潜心创作,以作品立身”是许安全的从艺之道。因为一份热爱,一份坚持,一份责任,他一头扎进传承音乐和戏曲文化的浩淼中,教学、演奏、创作,他将自己融入在音乐这片热土里。行者无疆,艺海无涯,许安全誓作一名在传承音乐和戏曲文化上不断求索的行者。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阳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