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破除“玻璃门”、力促“放管服” 推动健康服务业迈大步

来源:新华社 编辑:周兵华 2019-03-13 07:26:00
—分享—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 王宾、陈聪)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措施,提出建立长效支持机制,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注重利用社会力量补齐健康服务短板,支持发展重大创新药物等,以满足群众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我国年均总诊疗人次多年居全球首位,社会资本办医已成为化解公立医疗机构供需矛盾、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的重要一环。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社会办医机构44.4万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45%;社会办医院1.69万家,占医院总数的57.2%。2011年至今,社会办医院数量已翻一番。

会议指出,要研究制定健康产业发展行动纲要,科学界定内涵,建立长效支持机制,推进医疗健康与养老、旅游、体育、互联网等有效融合,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产业支撑体系。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我国将发展健康产业,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健康产业覆盖多个领域,贯穿一二三产,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新业态多,吸纳就业能力强。”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表示,我国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融合发展不断推进。

会议强调,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健康体检、专科医疗等服务。调整和新增健康服务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放宽外资投资举办诊所的股比限制。

为破除社会办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审批“玻璃门”“天花板”现象,国家卫计委等相关部门今年已发出通知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政策背景下,要求进一步简化医疗机构审批程序,进一步提升医疗领域对外开放水平。

会议指出,加快推动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对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实行备案制。运用“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型健康服务机构、跨界融合服务等探索实行包容、审慎、有效监管,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表示,下一步,我国应注重“管扶并重”,对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疗机构进行科学引导,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既有“为”又有“序”。

会议指出,支持发展重大创新药物、短缺药物、康复辅助器具等健康产品,满足市场和群众需求。

据了解,2016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加快具有临床价值和临床急需药品的研发上市,一批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临床急需药、专利到期药和我国首仿药完成审评并建议批准上市。

根据食药监总局今年3月发布的《2016年度药品审评报告》,食药监总局药审中心在2016年先后发布12批优先审评目录,对193件注册申请进行了优先审评。

据食药监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食药监总局将继续推进审评审批体系改革,全面解决积压矛盾,进一步激发医药产业创新活力。将加快推进工艺核对,建立药品品种档案,加快推进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来源:新华社

编辑:周兵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阳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