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琳
漫山的土鸡正在悠闲的“散步”
王学琳在贫困户兰志取鸡舍交流养殖心得
红网岳阳县分站10月20日讯(记者 李瑶)如何“富”民脑袋?岳阳县林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琳面对扶贫路上遇到的问题,积极探索扶贫新理念和新方法,创造“富”的环境和机遇,带领贫困户开展土鸡养殖,实现“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转变。
10月16日,细雨绵绵,杨林乡麻洞林场的土鸡养殖基地笼罩在一片云雾中,朦胧之美让人沉醉;山林中密密麻麻的土鸡正悠闲地“散步”,偶尔在林中啄到一条蚯蚓,便引来一阵争抢。“林中的虫子、蚯蚓是鸡最喜爱吃的食物,鸡粪又是天然的有机肥,林中放养鸡以后,树木也更茂盛了,散养鸡的品质也会更高。”雨后的山林满地泥泞,记者感到举步维艰,而习以为常的王学琳却如履平地,边走还不忘介绍她这满山的“宝贝”。
“麻洞林场是我小时候玩耍的地方,因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当时林场几近荒废。”看到这种境况,王学琳萌生了开发麻洞林场的想法。2008年,她成立岳阳县林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当地群众一起植树护林。经过几年努力,几近荒芜的山林重新披上了“绿装”。但由于林业种植技术的缺乏,“树难栽、栽难活,活难管,树无主,林无护”的现象经常发生,再加上火灾、虫灾的损毁,对群众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造成了很大影响。2011年,王学琳转变思路和方向,挂牌成立岳阳县盛源林业专业合作社,并积极投身到产业扶贫中,投入资金近500万元,采取林下土鸡养殖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社员206名。
“王总半卖半送的给了我50只鸡苗,还派技术员上门服务给我指导养殖技术,通过技术孵化,现在有200只鸡了……”今年58岁的贫困户兰志取因腿脚不便,不能走远路、干重活,妻子也因病常年需要药物治疗,本来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2016年,在听说盛源林业专业合作社提供鸡苗和养殖技术的消息后,兰志取决定靠养殖土鸡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家后背靠矮山,养殖环境好,散养的土鸡肉质鲜美,现在是供不应求,每天可收200多个新鲜土鸡蛋,1.5元一个还需要电话预定呢!”兰志取高兴地告诉记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王学琳看来,只有让贫困户掌握了赚钱技能和本事,才能够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于是,她通过合作社传授养鸡技术,让像兰志取一样的贫困户从传统养鸡升级为科学养鸡。经过技术培训、孵化养殖、产品保价回收等“一条龙”式的配套服务,免除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的心落到了实处。从一只鸡只赚10元到现在一只鸡能赚50元,从开始的不愿意接受,到想发展、谋发展,王学琳引领着贫困户逐渐走出困境。目前已有800余名贫困户通过了合作社的培训。
从扶贫“输血”到自我“造血”,王学琳正引领着帮扶的贫困户们鸡生蛋、蛋生鸡,不断向前,真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谌良柱
编辑:周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