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烈为领导讲解港珠澳大桥建设规划(右一为余烈)
港珠澳大桥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右八为余烈)
红网岳阳县分站5月2日讯(记者 李雨桑)5月1日,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相聚中国节·我奋斗我幸福]港珠澳大桥篇中,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的精彩答讲令人印象深刻。面对主持人采访和现场观众即兴提问,他以自己的聪明睿智和广博学识侃侃而谈,揭秘大桥建造智慧,讲述中国桥梁建设好故事。而这位气度温文儒雅、外表隐蕴于谦和沉静的“余局长”,正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岳阳县伢子”。
余烈,1967年8月生于月田镇余家村,1985年考入长沙理工大学路桥系,1989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广东省航道局,从事路桥、软土地基加固、工程施工监控等施工与科研实验等工作,现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余烈作为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元老”,参与和见证了大桥从孕育到诞生的全过程。他参加了项目前期调研和实施准备,大桥正式建设时分管工程建设四年、安全环保八年,而后负责“大监控、大安全”模式下营运期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工作筹备、对外宣传。十四年不间断的工作笔记、两万多份文件、三四百页的电子邮件,见证了他的大桥时光,也记录了港珠澳大桥从筹备到完工的全过程。
“一国两制,长谋深韬;港澳回归,欣张怀抱;国家战略,三地合作,区域一体,共荣经贸,湾区发展,交通先导。”这是余烈自己撰写的千字赋《港珠澳大桥记》中一段,字里行间充满着自豪感和使命感,透露出一个桥梁人的赤子之心,饱含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从事桥梁建设30余年,余烈参加过港珠澳大桥建设、107国道改造、东莞东深公路、广州至三水高速公路地基监测、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佛山一开平、深圳一汕头(西段)高速公路建设,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建设等重大项目。每一个项目,他都兢兢业业,严谨细致,执着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确保高质量完成。
“岳阳县伢子,不服输,霸得蛮。今年我51岁,已过半百,但我的桥梁梦还在继续,我要干到70岁、80岁,干不动为止!”余烈坚定地说。
工作经历:
1989年—1996年,广东省航道局从事路桥、软土地基加固、工程施工监控等施工与科研实验。
1996—2002年,调往广东省交通厅基建处工作,从事高速公路项目设计管理、工程检查监督,工程交工与竣工验收,及建设协调等工作。
2002—2003年,挂职担任汕尾市陆河县委常委,省驻陆河扶贫工作队长。
2003—2004年,担任广东省交通厅任咨询中心副主任。
2004年派到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任主任助理、副主任。
2010年7月,粤港澳三地政府组建成立大桥管理局,担任副局长,分管工程建设、安全环保工作。
2015年后调整为分管安全环保。
2016年8月后增加分管项目宣传工作。
在余烈看来,他和他的同事们是幸运而幸福的一群工程师,一群参与了伟大工程的建设者 。事实上,工作的另一面是比光荣成就更多的枯燥艰辛,甚至困难挫折。未来,余烈还要在管理局继续承担大桥的运营工作。“肩负重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他将带着责任和情怀继续行走着·····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