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咏志,文为心声。岳阳县随处可见的诗词墙、亭、碑、廊,在红色文化的浸染下,把巴陵圣地的久远,轻松而酣畅地表达。穿越近40年时光去打量,“中华诗词之乡”的内涵越来越清晰凸显。“湖中湖”“山外山”“楼外楼”,与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交相辉映。岳阳县一方神奇山水在厚重文化气息的蒸腾下,以梦为马、砥砺前行,全域旅游唱出了巴陵儿女共同的心声。
>>巴陵文化,咏叹亘古豪情
岳阳县古称巴陵。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西晋置县,至今已近2000年。商周古遗址、鹿角古窑、凌云塔等,为岳阳县文化魅力涂抹斑驳色彩。“中华诗词之乡”的美誉声名远播;张谷英村民俗风情浓郁;巴陵戏雅俗共赏;登高大云山,感受道教文化的氤氲气息;赏一曲巴陵皮影,听一段岳阳花鼓,瞻仰兰泽烈士墓,探访湘北特委旧址,非物质文化和红色文化珠辉玉映。改革开放后,岳阳县对流传至今且影响深远的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多元文化正在滴灌这片土地春暖花开。
>>山水美食,定格优雅记忆
枕洞庭,傍名楼,岳阳县拥不可复制旅游资源。背靠月形山、面朝渭溪河的张谷英民俗文化村,结伴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相思园风景区,携手铁山水库,簇拥八百里洞庭,湖上湖、山中山、楼外楼的奇特景观相映成趣。岳阳县遗存先秦文化遗址100余处,岳飞点将台等古迹,以及红色遗址,让人瞻仰之余,倍感舒畅惬意。去一趟岳阳县,还能丰盈你的胃。筻口的愣崽鱼、黄沙街的百页、步仙罗内的土鸡……餐桌上,定让你如痴如醉。衔一颗时鲜麻塘草莓,啖一枚贺耕九蓝莓,再泡上一杯洞庭春茶,生活的优雅闲适,尽在岳阳县山水孕育的无边旷达里。
>>旅游兴县,书写精彩华章
岳阳县委书记田文静指出,岳阳县全域旅游规划应结合县情实际,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统一,突出岳阳县旅游文化特色,要收集历史资料,挖掘文化内涵,要在保护群众利益和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看准看细问题,做实做好旅游发展。党委统筹、政府主导、市场引导、项目带动、全民支持,全力开发旅游产品,打造“一乡一景”,岳阳县向“全国旅游强县”的目标发起了冲锋。目前,岳阳县年旅游人数已突破100万人次,境外游客呈现稳步上升的势头。
岳阳山水如诗画,历尽沧桑显繁华。享受湖光山色的美好,探究吴楚文化的渊源,巴陵圣地的古老身影,已在近40年的改革发展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把一方秀美山水浸入那段悠久隽永,聆听历史的回声,乐见澎湃的奋进之水在今天的巴陵大地流淌。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编辑:周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