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温下的劳动者】农民:锄禾日当午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2019-03-09 08:50:00
—分享—


顶烈日装南瓜的村民

红网岳阳县分站8月12日讯(记者 许伟军)“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耳熟能详的诗词在现如今的城市人看来,只知其意不知其味。春播、夏收,当我们品食盘中餐时,你可曾想过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农民

8月11日,时值中伏,上午10点,气温高达35摄氏度。记者来到中洲乡民心蔬菜专业合作社南瓜种植基地,见到多名晒得黝黑、皮肤粗糙,正忙着装运南瓜的村民。

北垸村村民周小明是其中一位。周小明今年46岁,有两个子女,大女已出嫁,小儿子18岁,今年高考金榜题名,喜被上海交大录取。周小明是个地道的庄稼汉,从小便和土地打交道,身上有着农村人的朴实与勤劳,今年他种了6亩西瓜、80亩中稻。和村里的大部分村民一样,他趁着农闲来到合作社种植基地打些零工,补贴家用。他说,儿子考上了大学,学费得要好几万,趁着自己身体状况还可以,得多做点。 

“最近天气太热了,早上到现在,水都喝了两大瓶了,再加把劲,把这车装完后,就可以休息一下了……”周小明“咕噜咕噜”把一大瓶水喝了个底朝天,然后擦了擦满身的汗水。他介绍,今天早上5点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他便来到这里,到上午10点多才停止采摘。因自己体力较好,他又参加装运。 

艳阳高照,田地里没有任何的遮挡物,周小明热的赤膊上阵,但仍旧是汗珠直流。周小明说,自己平均每天可以赚到150元左右的工资,最高峰时一个人一天采摘了近2000斤南瓜,得到300多元工资。装运是个力气活,辛苦,但想到家庭生活的日渐向好,他浑身充满了干劲。 


何科义带领村民在摘辣椒

下午四点,太阳稍稍收敛了威力,民心蔬菜基地又是一片繁忙。30多名村民深入地里,开始采摘辣椒、豆角,清理大棚前茬杂草。“我们年纪大了点,在家里也闲不住,天气虽然很热,但干惯了也无所谓,摘点豆角、辣椒和参与田间管理,劳动强度不是很大,每天还可以赚一百到两百元钱,比到街上打小工合算多了。”合作社村民龚球民说。 


烈日下采豆角的村民

田间休息时,民心蔬菜专业合作社董事长何科义与记者聊起了天,他介绍:合作社种植了400多亩无公害南瓜,预计产量将达到1200吨。从6月28日上市到现在,每天安排30多名劳力进行采摘,隔两三天就要发30吨南瓜到深圳、浙江等地。为保障村民人身安全,合作社帮每人都买了意外保险,同时要求村民避开高温时段进行田间作业,还每天往田间配送降暑凉茶。 

闲聊后,何科义和其他村民再一次迈进各自的田地里继续干活。暗红的脊背,滴落的汗珠,也许这才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写照吧。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阳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