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温下的劳动者】建筑工人:安得广厦千万间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2019-03-12 00:42:00
—分享—

    
建筑工地现场


 建筑工地上热火朝天

   红网岳阳县分站8月14日讯(记者 李雨桑)炎炎夏日,火云如烧,气温屡创新高。8月13日上午,县城御公馆建设工地,挖掘机、渣土车正来回穿梭,不断掀起股股热浪。几十名工人一字排开,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紧张地忙碌。


建筑工人周伟

    38岁的周伟在热得发烫的地板上聚精会神的装模,他头顶红色安全帽,墨绿色的上衣布满了灰尘,裤管和鞋面上都粘上了厚厚的泥土。身板瘦小、皮肤黝黑的他在工友群里很不显眼。“每天都有要完成的任务,今天要切模板、支模架……既考验技术,也考验体力。” 忙碌了半晌,周伟转身提起一大壶水狠狠的“咕噜”了几口,记者这才和他搭上了话。“太阳太毒了,工地就像个大火炉,热浪直往裤管里钻。”周伟说话间,汗水渗过他的头发顺着安全帽帽檐流了下来,沾满汗渍和灰尘的衣服已经湿透了。他边说边用手肘在脸上胡乱抹上一把,脸上留下一道黑印。

   周伟来自四川省泸州市,已经在建筑工地干了10多年。这些年来,他就像迁徙的候鸟,辗转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工地上,为了生计奔波劳碌。周伟有两个子女,妻子在老家照顾孩子,他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撑。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很多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他干不了,只能在工地上卖苦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现实!多挣点钱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只有初中文化的周伟说不出大道理,但他深刻地领悟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我大女儿今年读初二,很会读书,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我要好好地培养。”说起女儿的时候,周伟凹陷的眼孔里透出闪亮的光芒,满是慈爱与自豪。

    周伟有他的“工作室”——模板切割间。这是一个用塑料布搭起的不到两平米的棚子,也是他唯一能遮阳的地方。工作时,机器切割的噪声不绝于耳,狭窄的空间里闷热得没有一丝风,待上几分钟就会大汗淋漓。但周伟不在乎这些,量板、切板,量板、切板……这样的工作简单而又枯燥,他每天都干得很认真。

    三伏天,烈日,高温,这对于每一位建筑工人来说都是挑战。在工地的另一角,记者见到了正在小憩的“塔吊工”王易隆,王易隆今年41岁,开塔吊车已有五、六年了,当初为了能领取较高的工资,专门学习了这项技术。


王易隆正在攀爬塔吊

    塔吊控制室是整个工地的最高点,虽然景色尽收眼底,却也是份艰苦的差事。每天早晨6点多来到工地,王易隆就爬上塔吊开始作业,工作到中午11点,之后到地面短暂休息后,又要上去工作。在王易隆看来,一年中夏季是最难熬的。“塔吊操作室四周都是铁皮,太阳暴晒吸热后操作间里就跟蒸笼一样,虽有电风扇,但吹的也是热风,就算一动不动也会全身流汗。”坐在塔吊操作舱内,机械地操纵着塔吊“升”与“降”,王易隆的夏天注定是在“烤”验中度过的。

    王易隆说,他驾驶的最高塔吊有120多米,工作时只能靠地上指挥人员用对讲机指引,不能有丝毫松懈。“每天在几十米高的塔吊上爬上爬下,上厕所也不方便,不敢多喝水,实在是忍不住,才会抿上一口。”


建筑工地上的女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了让房子建得足够稳固,许多像周伟、王易隆一样的他们,背井离乡、不畏危险、不惧劳累,只为楼房正在长高,城市变得更美……。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阳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