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说变化——曾经的梦都成了真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2019-03-09 23:51:00
—分享—

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四年,我是在离家二十多华里和三十多华里的公社中学和区高读完初中和高中的。

那时,为了赶星期一上午的第一节课,我得星期日的下半夜就从家里动身。雄鸡报晓的“喔喔”声在大山里稀稀落落地回响着,几颗稀疏的寒星在深黑的天幕上眨着慵懒的睡眼。我肩上扛着一捆三四十斤重的干柴(我们每位学生每学期要交给学校食堂400斤干柴)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艰难地移动着脚步。

经过十几个村庄,走过几十里路程,用几个小时的“双脚行军”,我终于在上午第一节课上课前把那捆干柴和我瘦小的身子挪进了校园……

5年时间,我和大山里十几个孩子一道,每个星期日的下半夜摸黑走路去上学,每个星期六的下午上完两节课后靠两只脚返回家中。那时,我曾在内心无数次地憧憬:如果大山里能通公路,能有汽车,我们能乘着汽车上学、回家,那该有多轻松,多幸福啊!

一九八四年,高中毕业后我回大山深处的村里小学当了一名老师。当寒冬来临,北风刮起时,我和村小的其他老师一齐动手,将红薯粉用开水冲成粥状,再用冲好的红薯粥将白纸、尼龙纸糊在泥土墙的教室里的低矮的木窗户的窗格上。刚糊上时,我和学生娃坐在教室里感觉很温馨,听着北风拖着尾巴从白纸、尼龙纸上“啪啪啪”地轻轻溜走,心里就满意地温暖着。

可好景不长,还没过两三天,就有凶猛的北风将白纸、尼龙纸钻出了无数的小洞。“针头大的眼,海碗大的风”,这个时候,人坐在教室里,就只感觉到有无数根钢针在扎我们的脸,在扎我们的手,在扎我们的脚……

后来,在北风连续不断的“努力”下,“针眼”在白纸、尼龙纸上扩大着地盘,变得越来越大。再过一两天,糊在窗格上的白纸、尼龙纸就被北风撕成了无数面各种形状的小旗在窗格上萧瑟、凌乱地飘扬。我和学生娃坐在教室里就如同坐在四面透风的凉亭中,我们浑身瑟缩着……

每当这些时候,我就由衷地憧憬:如果大山深处也能盖起漂亮的楼房,楼房里装有厚实的明亮的玻璃窗户,那山里孩子在这样的校园、这样的教室里读书,该是何等惬意!何等福气!

后来我来到乡中学教初中。那时,我们要给学生印点资料,全靠钢板、铁笔、蜡纸、油印机这些原始、简单的工具。垫着钢板用铁笔在蜡纸上写字,力用轻了,油印出来的资料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力用重了,铁笔笔尖会戳破蜡纸留下许多小洞,使印出来的资料面目全非,所以,要做到使刻在蜡纸上的字笔画匀称字迹工整全靠使用铁笔时用力均匀火候掌握得好,这门功夫非经长久操练不能练就。拿着刻好的蜡纸到油印机上去印时,又有许多事情很难把握好。蜡纸要装得周正,白纸要铺得平直,油墨要涂得均匀,滚筒要推得匀净。不然,不是蜡纸滚皱了、滚穿了,就是油墨涂浓了、涂淡了。

记得有一位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第一次印试卷时把蜡纸装反了,结果报废了他两个晚上的挑灯夜战。我自己呢,也常常是被弄得满面油污,两腿酸麻。

每当这个时候,我又情不自禁地憧憬:乡村中学何时能拥有自己的印刷机呢?有了印刷机,我们就不需要手肿脚痛地去刻蜡纸、涂油墨、推滚筒了,那个办事效率啊,不知会高出现在的多少倍呢!

后来又到镇中心学校教书。虽然一心想追求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但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教材、两片嘴皮的教学硬件让我受到了许多制约。即使巧舌如簧,笔下生花,我也不能将语文课本中那些人物形象、生活场景真实、形象地再现于学生的眼前。来源小,材料少,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得不到拓宽和加深。有时,尽管我讲得喉干舌哭、痰干气绝,学生还是听得一头雾水、四顾茫然。

每当这个时候,我又止不住无数次地在心中憧憬:如果我们能像城里学校一样拥有多媒体电教室,那一切问题不都迎刃而解了吗?果能这样,那教师会教得多轻松,学生会学得多快活啊!

……

条件的相对滞后,总是能让人产生无穷无尽的美好憧憬。可是,谁会想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这些美好的憧憬都会一一变成现实呢?

先是在新世纪初,山里修通了连贯各个村落的村级泥土公路;近年来,这些村级泥土公路都被打成了水泥路、柏油路。学生娃上学、回家不用走路,有专用校车载他们在青山绿水间奔驰,“搭”“两只脚的车”已永远成为了历史。

再是各个村庄都建起了高标准的一律两层楼房的新式学校,宽厚、明亮的铝材玻璃窗已稳稳地装在了教室的洁白的墙壁上,任它室外北风怒吼,室内永远温暖如春,糊白纸、尼龙纸御寒,白纸、尼龙纸被北风吹得千疮百孔的情景,都永远成为了人们心头的记忆。后来,我们山区学校也拥有了一体印刷机,钢板、铁笔、蜡纸、油印机永远被时间老人放在了历史的“陈列馆”里。

再后来,我们山区学校也建起了多媒体电教室,班班通,曾经在城里学校安家让我们乡里教师艳羡得要死的新事物也展开羽翼落户我们山区校园。教学硬件改善了,教师们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一体印刷机印出的资料工整、规范、清晰,多媒体电教室里教师的课堂教学图文俱现,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形式多样,气氛活跃。

是时代的发展,让我们这些山区教师的教育梦成为了现实。

不满足就会有憧憬,不停止追求就会有梦想。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山区教师又有许多新的教育梦。我们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新时代,我们会有更多的教育梦一一成为现实。

 (作者:张立功)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阳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