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
进入暑期,城里的许多孩子或外出旅游,或参加各类兴趣班,而在农村,那里的“留守儿童”们每天在做什么?他们的心里有怎样的梦想?近日,记者走访了岳阳县部分乡镇,在农村“留守儿童”家中,感悟到了他们内心的坚强。
易康美:爷爷的好帮手
都说爱玩是小孩的天性,但是岳阳县枫桥社区11岁的易康美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特别自觉,小小年纪就开始承担一些家务和农活了。在易康美1岁多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母亲改嫁湖北。从那时开始,小康美就与爷爷奶奶在一起,因此,她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懂事,小小年纪成为家中的好帮手。5岁多的时候,奶奶因脑溢血也过世。奶奶留给爷爷的遗言是“即使讨饭也要把孩子养大成人”。多年来,小康美都是与爷爷相依为命。
爷爷易岳平告诉记者,康美很乖巧懂事,虽然是暑假,但是她都会很早起床,打扫家庭卫生,洗衣服、复习功课。她的学习成绩不错,下半年就进初中了,这次毕业考试,语文考了90分,数学95分……
康美的话不多,而且不太爱笑。和爷爷一起生活,这让她从小就养成了独立坚强的性格。她说:“爷爷68岁了,我要照顾好爷爷,别让他太操劳”。因为父亲和奶奶都是因病离去,易康美梦想着长大后能当一名出色的医生。 现在她正在朝着梦想而努力!
张婷:妹妹的小老师
在岳阳县长湖乡,记者见到了一对留守姐妹——张婷和张萌。她们都在长湖乡中心学校读书,14岁的姐姐张婷活泼开朗,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级示范性高中——岳阳县一中,11岁的妹妹张萌读五年级了,性格文静、腼腆,成绩也非常优秀。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们跟着58岁的外婆米绪香一起生活。“只要看见父母回家,我们都很开心,不管他们带不带礼物。”谈起父母,两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们珍藏着父母买的小玩具,七巧板、喜羊羊……这些都是陪伴她过暑假的“宝贝”。
暑假期间,张婷还经常复习功课。她说:进入高中的学习会更紧张,不搞好复习好怕成绩跟不上。在复习之余,张婷还当上了妹妹的“小老师”,妹妹有不懂的知识,她都耐心地讲解。
姐妹俩的暑假生活很简单,除了学习,一起跳皮筋、捉迷藏,就是她们最开心的事了。外婆米绪香对这两个孩子赞不绝口:“这两个孩子很听话,很懂事,从来不到处乱跑不进网吧,还能帮忙做一些家务,从来没有让我操一点心。”
许乐:快乐的男子汉
许乐今年10岁,已经读五年级了。像他的名字一样,脸上时刻挂着无忧无虑的笑脸。许乐的父母在广州打工,这个暑假他跟着在长湖中心学校教书的婶婶张育霞一起生活在学校的宿舍内。
带小孩责任重大,张育霞从不敢让孩子单独外出到池塘水库边玩耍,而是每天安排许乐学习、练书法。
学习之余,许乐会邀上其他孩子到学校的操场上一起打篮球、乒乓球。周末时,乡村少年宫是免费开放的,书法、乒乓球、篮球等文体活动也让许乐非常开心。谈起暑假最开心的事,许乐说:“前些天,湖师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少年宫里教我们太极拳、健美操、国际象棋,那些天,我玩得很开心……”
长湖乡教育联校校长付宇告诉记者,学校放假了,但是“爱心”不会放假,暑假期间,长湖乡充分发挥乡村少年宫活动作用,特别针对留守学生,免费开放了书法、乒乓球、篮球、电子琴等文体活动。今年暑假,特意结合湖南师范大学梦想+支教活动,为留守学生免费开展了太极拳、健美操、军体拳、啦啦舞、围棋、国际象棋等培训活动。在最后一天文艺汇演时,许多家长顶着烈日看完了两个多小时的表演,没有一个人离开,整个汇演过程中掌声不断,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感受到了孩子的成熟和成长。
樊佳妮: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清晨起床,烧水洗脸,扫地,到院子里给鸡喂食,帮外公抛秧,复习功课……樊佳妮的暑假生活就是这样度过的。
14岁的樊佳妮今年考取了岳阳县一中。她的父母在广州打工,偶尔才回家一次。她从小就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因为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樊佳妮的日常生活基本靠自己。
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帮外婆喂鸡,大鸡喂谷,小鸡喂碎米,樊佳妮做起这些活儿有板有眼。
外公蒋望龙对外孙女感到骄傲。他介绍:农忙时,外孙女总会帮忙抛秧、做饭。平时也做很多家务,但学习非常自觉,从没有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直都很优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长湖乡中心学校校长陈宇辉说,在农村像樊佳妮这样的“留守儿童”还很多。该校1700多名学生中,40%—45%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无论是寒假还是暑假,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只能留在老家,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到快乐,在深切思念中学会坚强。
来源:岳阳日报
编辑:周兵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14/08/11/522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