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铁脚板”翻山路,他是办公室“关不住”的民情干部;一心赤诚归故里,他是老百姓口中的“焦裕禄”。他,就是岳阳县相思乡民政办主任许杰。
1989年底,20岁的许杰向原岳阳县委书记黄甲喜书面申请,要求将自己从县直单位“下放”到贫困山区毛田乡政府工作。1997年,时任毛田乡党委委员许杰即将从湖南行政学院学成毕业,县领导找他谈话,想将他留在县委办工作。但此时,一封申请书又送到了当时的县委书记宋再钦手中,许杰在申请书中写道:“不能把贫困山区看成包袱,而应把治贫看成自己的责任。”
就这样,大学毕业的许杰再一次如愿从县城下派到了当时农民人平年收入全县倒数第一的偏远山区——相思乡。这一下,又是整整17年。
在基层工作中,许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就会把你揽在怀里。”25年来,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工作压力多大,许杰始终铭记着将老百姓的贫穷冷暖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重峦叠嶂的相思山区用那漫山的山石与泥泞,在干群之间设下了重重考验。然而,办公室“关”不住许杰,绊脚石“拦”不住许杰,到群众中去,到最困难的群众中去,成为他内心崇高的执念。
为在联系山区群众时能节约工作经费,许杰靠着一双腿步行走访。他的双脚,早已踏遍了相思乡的每一条河沟、每一座山岭、每一户门槛。
从县里办事回来赶不上唯一一班回乡里的班车,他就坐车到公田镇后步行近25公里回家,往往晚上10点多才能到家。这样的情况,每年都有十余次。
2008年冰冻灾害时期,许杰扛着一袋50斤的大米步行探望许石喜年迈的奶奶。四五公里崎岖溜滑的山路,让平日健步如飞的许杰沿路休息了20多次。
2011年6·10灾害后,全乡道路全部瘫痪,路上淤泥碎石遍地。为及时掌握灾情、安抚村民,5天里,许杰每天赤脚步行近20个小时,走遍了全乡27个行政村,代表正防守在水库山塘的县乡干部为灾民们送去了党委政府的关怀和问候。
有人曾经算过,下乡26年来,许杰平均每年下村150天,每天步行30里山路,总计步行了10万多里,绕地球一圈有余。正是那10万多里山路,走出了全乡2万余名干群鱼水情深,架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干群连心桥。
退伍军人李蛟龙车祸致残后,成了上访“专业户”。9年来,许杰四处奔走为他的儿子李苗筹集学费。2013年,李苗考上西北民族大学,许杰将自己女儿读大学的3000元学费拿出来,又为他争取到市慈善总会的支持,挽救了这名“红灯”学子。眼见新学期到来,许杰又费尽周折找到云南的好友资助。他诚心诚意的帮扶,让李蛟龙心甘情愿地放弃了上访。
一天到晚在外头忙活,半夜2点还有村民打电话求助,作为岳阳市第四届人大代表的佘细秋既心疼丈夫,更引以为傲:“只要能为老百姓干实事,我们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来源:岳阳日报
编辑:周兵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14/09/15/522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