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11月11日,日寇攻陷岳阳,进逼长沙。国民政府积极反击,打响了著名的湘北会战。1939年10月,第一次湘北会战期间,日寇从长沙方向败退,102师奉命追击。日寇退至新墙河北岸,102师随即驻扎新墙河南岸黄伏太,与日寇隔河对峙。
102师师部设在乡绅黄维新家。村民于庭舵家与师部只隔数米,那时候他才几岁,很活泼。跟着警卫员混熟了,进去过二次,他至今还记得师部的堂屋里挂有几个大字,警卫员一一指给他看,说,那是“天下为公”;那是“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等。
师部机构较多,设有参谋处、副官处、军需处、军法处、特务连、卫生队、担架队等。
102师原为黔军第2师,1935年5月,师长柏辉章在贵州威宁接受中央整编,改编为中央军序列,番号102师,辖两个旅、四个步兵团。湘北会战期间,划归欧震第4军指挥。
102师部驻黄伏太先后有两年时间。老人们回忆,师长柏辉章,40来岁,偏胖,个子较高,额头正中有一些白头发。柏师长平易近人,比较注重与下属的交流,他的烟瘾较大,但从不居高临下,有下属在场时,无论对方官阶大小,柏师长都会散烟与众人共享。柏师长不善于饮酒,但遇到下属相邀也会欣然入座小酌几杯。柏师长比较注重与当地老百姓搞好关系,有一年过春节,他在师部摆了几桌酒席,邀请本地乡绅以及百姓代表一起聚餐。于庭舵就跟着父亲坐过一次八仙桌。
1941年9月,第二次湘北会战开始,102师负责防御新墙河阵地,102师一个师面对2万日军,抵御数倍于己的敌人,伤亡惨重。部下数次告急,师长柏辉章都以“采取近战肉搏,你如后退,就提头来见”顶回。在战事最危急的时刻,柏辉章把指挥权交给他的参谋长熊钦桓,自己拿枪上阵督战,没有援兵,他的将士一个个牺牲在他身边。战斗结束清点人数,军官不足百人,士兵仅存540人,102师死伤九成,这是102师自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几乎全军覆没。
师长柏辉章站在队伍前头,强忍悲痛,抹去眼泪,临场发表讲话:“……有你们在,我们102师的这杆大旗就倒不了。你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将士,我们要时刻准备再赴疆场,为国效命,以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请记住第二次湘北会战,新墙河边有我102师的光荣。”
来源:岳阳日报
编辑:周兵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15/07/29/5226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