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用“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品质”
2019-03-11 13:15:00 字号:

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之后,李克强总理又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引起企业界的高度热议,弘扬“工匠精神”不仅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更能促进企业不断追求精益求精、提高产品保持企业基业长青。

工匠是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机械式的重复简单劳作,更主要的追求完美,将普通的工作做到极致,将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有道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说的就是工匠精神。

质量决定生命。这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一件产品没有质量就失去市场,一个企业不讲质量就无法生存。特别是随着改革向深水区推进,市场竞争更加惨烈,如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就会面临各种风险,遭到各种投诉,企业就会黄鹤一去不复返。因此,用“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品质” ,不是简单地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标准,而是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全面、立体、全方位提升。

意识决定行动。公司开展质量月活动,不是摆架子,做样子,喊口号,而是要求全体员工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做人。特别是公司上下要结合各自岗位的风险点、偏差易发点,发动全员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树立“质量决定存亡、决定兴衰”的认识。同时增强全体员工“人人都是质量主体”的意识,强化工匠精神,形成人人追求质量、人人提升质量的浓厚氛围。只要全体员工做任何事情都有敬业感和荣誉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能,执着坚守,大家都能成为各自领域的能工技匠。

规矩决定品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件产品的生产,每一件工作的实施,都有严格的工序程序,都有精确的的要求。比喻我们灭菌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我们洁净区温湿度的设置,我们注塑、吹瓶、制袋程序的编制,都必须按文件规定执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随意走样和偏移,质量就得不到任何保障。其实工匠就能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没有丝毫偏差和漏洞,这不仅得益于动作的精准到位,更在于苦练千遍万遍,程序已经在他们头脑中形成固定模式,已经形成“重视质量、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自觉习惯。

监管决定质量。每一个行业、产业,每一项工作的监管都有系统的文件,如制药行业就有严厉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和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具体到企业就是要不打折扣落实,建立高效的质量风险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事故追溯体系等。监管不能留死角,一定要到位,并有严格的奖罚机制,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百分之百的合格,让消费者满意。

现代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已不再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更注重特而精、特而优。只有对自己的职业专注坚持,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对自己的产品细致严谨,在平凡的坚守中将每一点做到位、做到极致,就能真正让 “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品质”。

总之,如果我们每位员工都有点“工匠精神”,公司的产品质量,自然而然就能更上一层楼。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编辑:周兵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