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斌介绍相机
李斌斌作品
李斌斌作品
红网岳阳县分站5月31日讯(记者 许伟军)35年,他用镜头潜心记录下家乡变革的发展印记,用影像语言描述着故土的迷人风景与淳朴生活。35年,他忠实地为岳阳县掌镜,用深情和热爱去诠释着光影与乡恋。他是李斌斌,54岁,县一中一名普通教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县青年摄影协会主席。
走进李斌斌的家,最先吸引眼球的便是摆在桌上的大大小小十多个摄影设备。“这是佳能胶片相机,那台佳能单反,那个百微镜头,还有这是刚买的航拍机……”操着一口浓郁的月田方言的李斌斌,介绍起自己的“宝贝们”滔滔不绝。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他见证了从胶片到数码、从方寸黑白到大幅彩色的演变,也正是时代巨变的真实写照。
上世界八十年代初,相机还是平常百姓眼中的奢侈品。李斌斌用攒了24个月的工资,买到了人生第一台国产海鸥牌胶片机。也正是从拥有这台相机开始,摄影便成了李斌斌业余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将相机随身携带,以满足自己随时拍照之需。广阔无垠的田野,云雾缭绕的大云山,夕阳西下的洞庭湖,田地里劳作的农民,孩童的笑脸,特色美食······都成了他镜头下的“主角”,如何真实而又鲜活地挖掘、记录及描述这片土地、这里的人群在此的生活,是李斌斌最想做的事情。“‘家乡’是我的作品要表达的永恒的主题,岳阳县有旖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风土人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都是无与伦比的素材,给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这些年光是张谷英古村,李斌斌就去过了上百次。古村里的天井、油豆腐、绣花楼、小溪都是他捕捉的对象。有时为了拍好一组镜头,连续几天蹲守在村里。他创作的《江南古村——张谷英》系列组照先后被《读者》《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等刊物采纳编发,并获得多项奖项,进一步宣传和展示了张谷英的特色建筑和文化内涵。
“有一年去拍洞庭湖的割苇工,那种艰辛我至今刻骨铭心。每一位割苇工两只手伸出来,都布满厚厚的老茧和倒刺。冬天湖州上寒风如刀,直逼骨髓,他们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着……”为了记录下割苇工的真实生活状态,李斌斌冒着严寒,在湖州上跟随他们跑了两天,草丛中睡了一夜。由于不适应芦苇丛的环境,他全身上下起了很多红疹子,骚痒难耐。幸运的是,《晚餐》等多幅反映割苇工的作品获得省级摄影大赛优秀奖。
35年,1万多张照片,千余幅作品见报。他的人文作品,贴近平民生活,常常用悲悯之心去感悟生活的真实情怀;他的风光作品,有的充满了秀灵的禅意,有的又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李斌斌说,他愿揣怀着一颗谦和的心,只做一个讲述家乡故事的人。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18/06/04/521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