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素辉给自家的鸡喂食
付素辉与村支两委商议扶贫事项
付素辉指导村民种植技术
红网岳阳县分站6月14日讯(记者 袁颖)8年前,毛田镇相思白若村那一座座山包被村民视为利用价值不高的荒地;8年后,返乡创业的付素辉带领村民们让荒山披上了绿装,700多亩油茶树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山坡间,昔日的荒山如今成了当地贫困户致富的“大靠山”。
付素辉今年55岁,16岁高中毕业后加入湖北通城县花鼓戏剧团,22岁随夫从军后加入陆军某部文工团,1996年转业到县水务局工作,后因病退休。2005年,一次回乡的经历改变了付素辉的人生规划。“成片成片的山头沙土化,雨季过后到处出现水土流失,目之所及一片荒凉……”付素辉当时觉得这些山头荒废了实在可惜,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一次偶然的机会,付素辉得知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可观,不仅可以让荒山“复绿”,还能产生经济效益,这让早就想回乡创业的付素辉兴奋不已。
经过反复的考察与论证,2010年2月,付素辉拿出自己微薄的存款,东拼西凑了30万元,再加上几十万元的贷款,通过土地流转承包1000多亩荒山,与村民们一起创办了岳阳县兴相油茶专业合作社,时年48岁的她正式开启了创业“圆梦之旅”。
“刚来时这里没有路没有水,满山除了沙石就是茅草刺丛,第一年我们基本上就是在修路开荒,为了抓紧时间加快进度,我有3年都没回家过年。”忙时,付素辉和丈夫把家直接搬到了山上,支起帐篷,吃住都在山上。2011年,突如其来的6·10特大洪水冲毁了付素辉辛苦栽种的70多亩油茶树,一向乐观开朗的她背着丈夫偷偷在油茶树下大哭了一场,擦干眼泪后,她又拿起锄头,带着村民们在山上重新“倒腾”了起来。虽然在那1000亩的荒山上,留下了付素辉创业路上太多的酸甜苦辣,但油茶种植的蓝图却在她的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付素辉的“悉心照料”下,她所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2017年油茶树开始挂果,目前挂果颗数越来越多了,采摘油茶籽的劳力需求也成了当务之急。我就想,与其在外面请劳力,不如让村里的贫困户来帮忙。”看着长势喜人的油茶树,付素辉以高于市场价的工资,雇请村里的贫困户到基地施肥、松土、采摘等种植和“护理”工作,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脱贫攻坚战犹酣,油茶花香说丰年。“过去自己养两头猪每年收入不到2000元,现在我到付总的基地务工每年可赚到10000多元……”贫困户许小梅是付素辉的“好帮手”,她利用空闲时间到基地剪枝、施肥、摘油茶籽,一家人的日子正一步步的过得好起来。截至目前,在付素辉承包的1000多亩荒山上已栽种油茶树700多亩,盛果时期每亩收入可达10000元,合作社成员也增至143户,签约务工贫困户20余户。
“今年挂果的油茶更多,油茶果的长势也很好,预计收入也会高于去年。”谈到未来,付素辉非常自信也充满了信心。她说:“再过两年,我要把油茶山打造成一个集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有机生态油茶园,我会聘请周边更多的村民过来帮忙,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谌良柱
编辑:周兵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18/06/15/521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