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
红网岳阳县分站5月11日讯(记者 袁颖)于细微处见品质,于细微处见品德。对精细化工业来说:于细微处见到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未来。如果存在“差不多就行了”的观念,则往往会酿成大败。
求 变:让“烂摊子” 变为“俏摊子”
45岁的李国强所在的岳阳县富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乙酸叔丁酯为主要产品的精细化工企业,目前产品三分之一销往国内,三分之二销往美国、加拿大、印度,年产值2000万元,利税160万元。而在2015年前,公司因开发溴乙酸叔丁酯,投入过大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年亏损达200万,濒临倒闭。“不转变原有的旧思路,不摸索新的方法,就救不活这家企业!”2013年,李国强担任富和公司总经理,接手的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
如何将这个“烂摊子”变为“俏摊子”?
这成为了他脑子里吃饭也想、睡觉也想、走路也想的思考重心。他在深思熟虑、仔细权衡利弊后决定放弃溴乙酸叔丁酯的开发,将全部人力、物力投入到公司的主业乙酸叔丁酯的精细化生产当中去。他认为乙酸叔丁酯是环保产品,在全世界越来越重视环保的情况下,只要能把产品做精、做细,肯定有前途。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要提高产品质量。决定专攻乙酸叔丁酯这个主业后,李国强开始带头全身心投入到提高乙酸叔丁酯质量上去。
求 精:为了0.01的极致目标
为了探索生产线的奥秘,在工作之余,李国强放弃一切休闲娱乐活动,让自己畅游在书海里,汲取知识的甘甜。身为总经理的他经常深入一线,坚持每周比其他行管人员多上一天班,并且经常值晚班;为降低产品的酸含量,他对精制塔反复研究,吃住在办公室。
经过半年时间的不断分析、实验,他对冷凝器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调整,终于将酸含量由0.05降到了0.01以下,并且操作效率比以前高了很多,生产更加稳定,公司产品质量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质量提上去了,怎样降低产品成本,使它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优势呢?
而此刻,乙酸叔丁酯的主要生产原料异丁烯又正在涨价。艰难之际,李国强想到,唯有从技术上着手去琢磨办法,他注意到: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物料温度比较低,需要通过烧煤的方式加热以后送去下一个加工程序,而经过脱酸的釜料温度又很高,需要冷却后才能送去反应堆,并且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要求,这样一来就造成产品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
李国强细心的查阅资料,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反复研究后,决定在生产线上安插四台板式换热器,用冷却后的物料再去冷却脱酸釜料,免去煤燃料加热这一环节,这一次改造总共花费3万元,而改造后,仅煤燃料这一项花费就省去30万元,使公司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更是获得了很好的环保效益。
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一个一个难题去攻克,李国强将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扭转成了一个产品畅销世界的企业,将一个主打产品做到了世界领先产品,将一个只有31人的小微型企业做到了年产值2000万的企业。
对产品制作的一丝不苟、严谨细致、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是对本职业敬畏、专注、坚守的职业道德。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简单的事做得更简单就是创新,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是工匠精神。
李国强都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把它做到极致。他践行着,也传授着。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18/07/06/521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