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禹
红网县分站8月17日讯(记者 许伟军)田园将芜胡不归?村里的人谁也没想到,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的唐禹居然又回到了农村,当起了“农民”。这在村子里掀起了不小波澜——“这孩子怎么了,种田能有啥出息?”但乡亲们没想到,这次回来,唐禹的田种出了名堂,干出了大动静。
今年36岁的唐禹是步仙镇关王村人,高中毕业后南下打工,几番努力拼搏,成了一名坐拥几百万资产的小老板。一次返乡,瞧见村里不少田地撂了荒,十分心疼。“不说年轻人,不少老年人都不种田了,种田不挣钱是抛荒的主要原因。”唐禹琢磨着,国家的惠农政策越来越给力,但他们村里水稻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却不明显,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不高。这其实就意味着,其中蕴含着创业创富的机遇。
机械插秧
在“力排众议”后,2014年10月,唐禹回来“种田”了。他发起成立了岳禹水稻专业合作社和岳军农机合作社,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安装了日烘干能力120吨的大型谷物烘干机4组,建设了3200平方米的仓储库,添置了大型农机具50余台套。2015年5月,又成立了“步仙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站”, 新建了“暗室叠盘出苗工厂化育供秧中心”,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播、机育、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运、机烘”等各个环节全程机械化。合作社迅速从小到大,流转水田面积2980亩,带动农户125户加入。
2016年5月,村里一位老农在自家田里防治时,不小心农药中毒,差点闹出人命,这给了唐禹很大的触动。他想,留在村里种田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劳动力明显不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合作社的机械能力却有富余,是不是可以为村民服务呢?一番深思熟虑,合作社决定成立“机耕、机插、机收、飞防”专业农机服务队。据统计,仅2017年,合作社的农机服务队为周边乡镇提供翻耕、机插、机收等全程机械化服务3200余亩,飞防队更是提供统防统治服务6000余亩,得到了附近村民的一致好评。
育秧大棚
“盘子越铺越大,不担心回本很难吗?”记者问到。唐禹摇摇头,笑了笑:“买机械国家有补贴,育秧苗国家有补贴,技术指导有乡里的推广中心作后盾,粮食还有保护价。现在农村水利设施又都修好了,田也有了水喝,我真不担心种田会赔本!”
唐禹说,虽然他走的农业现代化的路子,但干事创业应该像父辈们种田那样,一步踩出一个脚印来。2016年,他带领的岳禹水稻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湖南省现代农机合作社”;2017年被评为洞庭湖区“现代农机合作示范社”“湖南省大规模种粮大户”。毫无疑问,唐禹的“回归”,搅动了这一方沉寂土地,催生了农业发展的新活力。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18/08/21/521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