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说变化——田间地头那些事
2019-03-05 02:15:00 字号:


    我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式农民,一生从未有过什么惊人的举动,但是,他硬是靠着一双手、十几亩薄田,把我一家九口从饥饿的边缘拉了回来,还培养了一个研究生,一个大学生,一个师范生。所以,不仅仅父亲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家中的那十几亩薄田也是我生命中的“贵田”。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便是在田里干活的场景了,只可惜当时的感受并没有像如今回忆起来浪漫有趣,那时的我只有一个体会,那就是苦不堪言!


在我的记忆中,似乎还没有稻苗高,就要下田帮着父亲干农活了,稍大点,割禾、打稻、插秧,甚至当个男劳力都开始帮父亲扛打谷机了。那沉重的机子压在我稚嫩的肩头,火辣辣地疼。有时候,实在挺不住了,父亲总会鼓励我:“妹崽,快了快了,咬下牙就到了!”我的眼泪总会随着父亲的话头落下。当我渐渐长大,姐姐们大多都已出嫁,每到农忙时节,人手是少之又少。我的父母又是硬气之人,从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再说,那时每家每户都靠几亩薄田过活,农忙时节都自顾不暇,哪有闲工夫顾及左邻右舍?因此,每到双抢时节,我总是天还未亮就被母亲用那种砍裂了一头,一打就会夹起一块肉的竹棍唤醒,揉着眼睛跟着父亲,顶着满天的星辰下田干活。有时,大半块田的活干完了,天空还未露鱼肚白。但是只要太阳悬上了天空,它就会向人们施展淫威,连空气也似乎被它唬住了,一丝一毫也不敢流动。我低着头、弯着腰、撅着屁股,一手拿稻,一手拿镰刀,父亲还给我分配了任务,没割完那块田不许回家吃饭。就这样,我顶着火辣辣的日头、疼得似乎要断掉的腰、被锋利的稻叶割破的手和稻子上的扬尘黏在身上的那股难受劲,硬是坚持到了日头偏向右边的天空。


匆匆扒完两口饭,原本以为可以歇一下了,父亲又在开始喊:“喝杯茶了就下田,趁太阳正好,把谷子收回来晒干,要不然收了晒不了,一年白忙活了!”那时候的农村,没有几户人家有像样的地坪,好在我家在爷爷那辈还算过得去,在村子的最前面抢占了较大一块地方。可是,由于是村里的过道,来来往往的人多,地坪里的沙子到处都是。父亲总是用大扫帚一遍两遍地扫,但似乎越扫沙越多,晒出来的谷子蜕皮成米根本无法下口。于是,每年,父亲总会干一件让我当时难以接受的事:在地坪旁边挖个坑,然后将各种粪水(主要是牛粪)倒在里面,搅拌均匀后倒在地坪里抹匀。在这样的地坪里,谷子是晒干了,可我总觉得蜕完谷皮的大米也有牛粪的味道。我想不通,这样的地坪,为什么还有不少的人,抢着跟父亲商量,在我家有空的时候,也借给他们晒一晒。直到那年,我们全家辛辛苦苦从烂泥里抢收回来的谷子,由于没有日头晒,摊满了家的角角落落,还是长满了像极了父亲的眼泪的芽儿时,我才深刻的体会到了父亲说的“收了晒不了,一年白忙活”的真正含义,我也才深刻的知道那抹满了粪水的地坪到底有多重要了。

其实在那个年纪我并不知道那一垄秧,那一田谷到底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在泪水和汗水一起流的时候,我亦想过放弃,亦想过赖在树荫里睡上一觉,但是那时候老实巴交的父亲因为争水跟人大打出手的样子,他顶着烈日挥动牛鞭的样子,特别是他那肩挑双箩的样子,深深地撼动着我的心。不知道是不是父亲太过老实且家中男丁不多的缘故,我家的田似乎是离村子最远的,那时候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我随父亲下田干活,由于田埂路太窄,且被主人抹上了泥,有好几次,我摔了个“狗啃泥”。每次打谷,父亲都要挑着双箩在这样的路上来来回回。每次,父亲都要把箩筐装得满满的,也曾经,父亲因路滑跌倒,他顾不上脚上汩汩冒出来的鲜血,一个劲地自责没好好走路,可惜了那些混入泥里的谷子了。那弯成了弓似的扁担和父亲肩头的红印,他脚上的血迹以及他自责的话语刺得我的心生疼生疼。

晚上,我塞两个枕头在腰上才能缓解白日劳作带来的酸痛。在梦里,我总是梦见我变成了孙悟空,手一指,所有稻禾倒地;手一伸,所有谷子自动进箩筐;手一挥,所有小道变大道;手一抬,拖拉机拉着谷子就进了家门,每每在梦中笑醒,又在泪中睡去。

 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些东西在我的脑海中留下的印记太深。我的学习格外突出,在父母的期盼中,我考上了师范学校,跳出了农门,但是依然没有摆脱暑假双抢的命运。只是似乎每年干活都有每年的不同了,记不清顺序是如何发展的,只记得田间的路变宽了,父亲自制了手拖板车,每次打完谷子,两车就拉回家了。地坪边上那充满着我的痛苦记忆的粪坑也不见了,家中打上了水泥地坪,父亲说收的稻子不用像以前那样晒那么久了。后来姐大学毕业了,哥研究生毕业了,我也师范毕业当了一名乡村教师,父母亲的年龄也大了。我们商量着不要父亲再忙活了,但是父亲操劳了一辈子,闲不下来,硬是还要种上几亩田,我们几姊妹都不同意。父亲说现在种田不比以往了,犁田不用牛了,有铁牛;沟渠也修好了,放水不操心了;谷子也有拖拉机拉了,花不了几个气力。实在拗不过父亲,我们也只得作罢。


 再后来,父亲的年龄更大了,实在下不了田了,就把责任田交给了村里,我也再未到田间地头去看上一眼了。只知道每次回娘家都有一种陌生的感觉:那些让我上蹿下跳捉迷藏的土坯房不见了,满眼的高楼别墅让我仿佛置身于大都市;那些稻浪滚滚谷子飘香的画面不见了,曾经的稻田里挂满了草莓、葡萄;那些在夏日里全村齐出动的壮观劳作场景不见了,甚至那在我记忆中异常深刻的汗臭味也没有了,人们都躲在空调房里享清福呢……

前些日子,我心血来潮,漫步在留下我童年印迹的田野,我想瞧瞧曾经的稻田。村人告诉我,村子附近都改种了葡萄、草莓、蔬菜等,这都是镇里的富民政策,搞产业调整,路修宽了,田规整了,还有人技术辅导呢。我说那就好,怪不得大家做房子跟比赛似的,一栋比一栋好看。村人说,最牛气的那得算村里的种粮大户,他一个人承包了百来亩呢。我不信,一个人种百来亩田,那是只有孙悟空才能忙活出来的吧!循着村人的指引,我来到了种粮大户家一探究竟。还没进门,就被他家地坪里几个大的铁家伙唬住了。大户告诉我那些是收割机、插秧机之类的,还有我记不住名字了。我问他百来亩田一个人是否忙得过来,他呵呵一笑,说不但忙得过来,平时他还带了工程队在城里做工呢,只有忙时才回来,平时的田间管理就由他父亲完成。我不信,说我父亲侍弄十来亩田,一年到头没有歇时。他说今时不同往日了,什么都是机械化了,百来亩田几天就忙完了。我又想起咱家那抹了粪水的地坪,说就算几天能收完,几天也晒不完哪,再说你家有那么多地坪吗?他又一笑说,你不关注农业的吧,你不晓得现在农村产业调整,种水稻的少了,种其他的多了,稻谷俏得很,不用晒,还在田里就有人拉着大车收走了,省事省力得很呢!只有留给自家吃的就在地坪里晒好,再说现在谁家不是水泥地坪,哪里不是水泥路,还怕没地儿晒?!

果真,我在他家仓库并没有看到我想像中堆积如山的稻谷,我感慨了一番,还是觉得不过瘾,又顶着烈日,朝着自己曾经干过农活的田头走去,我发现脑海里的阡陌交通再也看不到了,眼前是气势浩大的葡萄园,只有在离村子较远的地方才有三两个人驾着收割机在劳作。我站在田头,丝毫找不到记忆中的感觉了,心中有些许遗憾,但是,当我看着他们脸上虽然淌着汗水,但抑不住的是幸福的笑容时,我也就释怀了。我在想:或许我太在意自己的教师身份了吧,有时候,书本可以让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然而,作为一个农村人来说,只有在这田间地头才能更深切的体会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

 (作者:付文)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谌良柱

编辑:周兵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