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改革开放40周年】图说变化——影像记录 岳阳县农业生产方式大变革
2019-03-11 13:00:00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从乡村开始,8亿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正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岳阳县农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和物资的投入,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增长。40年过去,随着农业增长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化,农业生产方式也由传统人畜力为主朝机械作业为主的方向转变。 



传统耕种方式

中洲乡无人机植保   定航施药 精准高效

筻口润升水稻专业合作社  收割机秋收忙

犁田、耙田等牛拉人翻的耕种景象正渐隐渐退,挽脚扎裤躬身插秧的镜头不再。轻松干农活已成为农人生活方式的新宠,各种农耕机器来往穿梭,飘荡着现代农业产业的丰收之梦。

万亩富硒稻种植基地

岳阳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2017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13.2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8.32万亩,粮食总产量由1984年的33.28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52.29万吨,年均增长1.3%。从2004年至2017年,岳阳县3次被评为 “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3次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5次被评为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中洲渔场 年年有“余”

同时岳阳县还是生猪百强县,水产品重点县。至2017年全县存栏3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达413家,年出栏生猪138.25万头,比1984年的29.54万头增长了3.68倍,年均增长4.6%;全县养殖水面15.17万亩,水产品产量由1984年的0.44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5.34万吨,年均增长7.6%。           

原毛田区相思公社的社员们在荒山上建造桑园

水利设施建设热火朝天

原鹿角区友爱果园桃子上市 

洞庭湖渔民捕鱼

原荣家湾粮库露天粮堆

原步仙区粮食调运

为推动农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一直以来全县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生态化水平。至2017年全县已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5个(新墙葡萄、枫树湾生态农牧、杨林鸽业、黄沙街黄茶、清渠农业黄颡鱼);筻口猕猴桃、杨林鸽业、新墙葡萄、中洲蔬菜、月田红薯粉等“一乡(镇)一品”的优势产业已然形成;并形成了米业、茶业、竹业、纸业、色素、食用油等多种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体系。

新墙葡萄

筻口猕猴桃

黄沙街洞庭春茶

中洲有机蔬菜

月田红薯粉

清渠农业黄颡鱼

至2017年全县已发展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2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31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的有41家);五星级休闲农庄2家,四星级休闲山庄2家,三星级休闲山庄3家,国家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1个。

相思山庄

湖南杨林鸽业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成功申报“湖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园”;以筻口、杨林为中心的12万亩水稻基地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被认定无公害产品企业28家,绿色食品产品企业3家,有机食品产品企业1家,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28.3万亩。

全民鸽业

品牌创建成效显著,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80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16件, 其中“颐神源”鸽肉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新墙大自然苹果桃抢先上市 种植户喜上眉梢

中洲贫困户的绿色蔬菜种出了致富路  上架各大超市

荣家湾岳武村惠泰云金盆柚喜获丰收  将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中洲民心蔬菜基地  南瓜装车销往香港

月田邓谷专业合作社带动14个贫困村910户贫困户种植红薯4800亩

   专业合作社日益增多。至2017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1家、省级示范社15家、市级示范社8家,入社农户3.8万户。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升。到2017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3.3万千瓦,比1983年的1.58万千瓦增长了51.7倍,年均增长12.4%。

文字 |  龙世勇 吴秋华

摄影 |  李庆新 许伟军  刘亮甫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