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现洋帮婆婆擦拭身体
魏现洋正在为婆婆切水果
隋桂东与母亲唠家常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1月29日讯(记者 付琴 吴俊宽)年近古稀,对于老人而言,正是需要别人照顾的年纪。而在岳阳县湘运家属小区,68岁的魏现洋不仅没让他人照顾,还成为了照顾96岁公婆的“顶梁柱”。十几年来,她用质朴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深刻内涵,她用无私的爱,跨越血缘的鸿沟,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时代赞歌。
“我上班去了,路上注意安全!”腊月二十三,早上的气温有些许寒意,魏现洋和身为环卫工人的丈夫隋桂东彼此道着再见,平常的话语中带着相互的牵挂。和往常一样,魏现洋与丈夫道别后便径直走到楼上,来到瘫痪在床的公婆张六英床前,给她洗脸刷牙,喂饭按摩......十多年来,魏现洋每天都是如此重复着这样的护理方式。照顾老人是个体力活,由于长年累月的操劳,魏现洋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每次弯腰,对于她来说都是一次折磨。但魏现洋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她说,希望自己始终如一的坚持能让老人微笑着走过人生的最后一程。
“别人常说,一家有个老,百事都好。我们的心愿就是希望婆婆身体健康。”提起公婆张六英,魏现洋却是满眼的心疼。张六英老人今年96岁,1962年再婚嫁入魏现洋丈夫隋桂东家,而当时的隋桂东只有10岁,亲生母亲在一岁半时去世。再婚后,张六英老人再无生育,这意味着,在这个家庭里没有一个人与她有血缘关系。虽无血缘,却是名义上的亲人,公婆张六英年轻身体好时,一直竭尽所能地帮忙照顾孙辈。
婆婆张六英的不幸始于16年前。那天,张六英不慎摔倒,导致偏瘫,后经诊治虽有好转,但因年纪大身体不如以前,就此落下病根,需有人常年照顾其饮食起居。那年开始,魏现洋便主动挑起了照顾公婆的重担。
刚吃完水果的张六英老人戴着儿媳魏现洋编织的毛线帽,躺在床上正享受舒适的按摩。虽然不能下床走动,但老人家的生活依旧每天过得有滋有味。由于只能吃流食,魏现洋便每天换着花样做饭给婆婆吃,连水果都要切碎方便咀嚼。
魏现洋介绍,老人最爱吃零食,床边、柜子里放的都是她喜欢吃的牛奶、饼干。但由于老人耳朵听力退化,往往一句简单的话语都要重复说上几遍才能传达清楚,甚至偶尔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对着魏现洋胡言乱语。“现在身体状况不行了,婆婆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心里对我们还是很好。”魏现洋体谅地说。
因为卧床不起,婆婆张六英的肠胃不能正常蠕动,大小便都需依靠魏现洋料理。但照顾婆婆,魏现洋义无反顾,做得细致入微,婆婆的床铺总是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任何异味。她的艰辛与不易,家人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丈夫隋桂东回到家后,就会与她一起照顾母亲,以便她也能轻松一会儿。“我老婆自己年纪也大了,还在照顾我母亲,有时候还要受气我也心里感到亏欠。”谈起自己的老婆,隋桂东满心感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魏现洋的一举一动给社会传播了爱心和孝心,她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人,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肯定。“魏娭毑她能够一如既往,持之以恒,真不简单,这个人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学习。”邻居葛立初对魏现洋连连称赞。
编后语: 让社会多一些“暖实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老话,在魏现洋身上得到了生动诠释。一次弯腰、一杯热水、一次聊天……点点滴滴的陪伴,却是最长情的告白,为垂暮之年的老人送去了缕缕阳光。好儿媳魏现洋就像一股春风,绿了大地,暖了人心,她身上这种知孝道、甘奉献的精神,正是和谐社会的汩汩甘泉,你一点,我一滴,社会就会多一些“暖实力”。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付琴 吴俊宽
编辑:蒋赛洋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22/01/29/10827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