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奋家庭农场负责人付有训正在稻田赶鸭
养殖户养的牛
撸草机正在作业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10月23日讯(记者 尹宇豪 李佳琦)近年来,我县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绿色种养新模式,培育带动一批独具特色的家庭农场和示范基地,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
眼前正在稻田里放鸭的“鸭倌儿”名叫付有训,“鸭稻共生”的模式是他的友奋家庭农场最大的亮点。
友奋家庭农场负责人付有训介绍:“‘鸭稻共生’模式是一种绿色生产模式,主要是采用秸秆返田,鸭粪作为一种天然有机肥料,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还可以促进水稻的营养供应,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在饶村村村支两委的支持和惠民政策的帮扶下,付有训的友奋家庭农场坚持绿色生态种养。如今,这种绿色生态农业模式也在当地形成了规模化效应,带动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位于中洲乡的牧草基地,属受污染耕地严格管控区划定范围。近年来,该范围经县农业农村局指导,已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特色综合种养。基地成立之初,为了有效解决畜牧养殖饲料难求的问题,便将种植的牧草收割加工成青贮饲料,送到养殖场。
中洲乡牧草基地负责人刘正君介绍:“最开始养了300多头牛,一到下半年,草料非常难求,而且就算有,养殖成本也非常高。后来我们在中洲流转了1300多亩地,种高蛋白牧草用来养自己的牛。”
基地从300多头牛的“口粮”种植起家,逐渐把“种养结合”的绿色理念带给了周边养殖户,形成了“粪草互换”的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实践和推广,既解决了养牛场粪污消纳地和草料不足的问题,又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改善了土壤,还推动了养殖业生态循环发展,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基地还成立了岳阳中清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大规模收集种植户的水稻秸秆。通过机械设备加工打包成饲料,不仅积极配合政府完成秸秆禁烧的政治任务,还给周边养殖户带去了秸秆饲料化的绿色普惠成果。
中洲乡牧草基地负责人刘正君说:“我们综合利用起来,让周边的养殖户能够用到更经济实惠的高品质饲料,减少他们的运输成本,增加他们的收入,打造现代化高效绿色循环畜牧业,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尹宇豪 李佳琦
编辑:蒋赛洋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646754/68/1319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