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植户使用无人机泼洒绿肥

土壤采样检验PH值

种植户使用无人机泼洒绿肥

酸化耕地治理监测点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11月7日讯(龚若枫)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而土壤酸化则直接影响耕地质量,成为影响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的潜在制约。近三年来,我县大力聚焦酸性红壤改良痛点,通过精准施策、综合施治,扎实推进酸化耕地治理,实现耕地质量与粮食单产同步提升。
走进新墙镇三合村实验田,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正在取样测试土壤的pH值,为后续耕地土壤酸化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据悉,我县70%的耕地土壤属于强酸性“红壤土”。为进一步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县农业农村局在县域内科学布局82个酸化耕地质量监测点,依托监测数据因地施策,先后在长湖乡、杨林街镇等地推出“有机肥/堆肥(粪肥)+绿肥+秸秆还田”“石灰质+秸秆还田”等行之有效的治酸方案。
幼雄水稻合作社理事长方幼雄说:“原来没做酸化处理和绿肥种植的时候,田地种不好,产量提不上来,现在通过酸化治理,产量提升了10%左右。”
截至目前,全县8.04万亩酸化耕地得到有效治理,土壤pH均值由2023年的4.92提升到5.41,土壤板结,水肥流失问题显著改善。2025年全县水稻增产达10%,实现了 “治酸” 与 “增产” 的双向共赢。
在推进治理的同时,我县还大力开展农作物科学种植科普宣传,提升农民对耕地酸化治理的意识,引导农民从“多施肥”转向“勤养地”,从“靠经验”走向“用科学”,不断巩固拓展耕地酸化治理成果,为全县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万年生说:“下阶段,我们将持续推进酸化治理工作,推进社会化服务,为进一步粮食单面积增产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民生活越来越好,让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龚若枫
编辑:蒋赛洋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646955/99/15414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