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脑海中,扶贫就是对贫困地区进行指导性的帮助,让其脱贫致富,而当一个地区永久性的戴着贫困的帽子的时候,心中不免产生纳闷,这个地方真的永远贫困吗,为何贫困?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每个地方都享受着党的春风吹佛,处处呈现新的生机,只是有些地方享受着天时,地利的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外商捷足先登,地处边远偏僻的村庄只能靠田耕山种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经济,但随着经济政策的一步步落实,水泥大道已伸向每个山村,昔日的原生态风光也被强行植入改革致富的旗杆,让从未见过世面的山间老人也感受到了外界的新奇,而扶贫的脚步仍未停止,我市将平江老区定位成贫困县,扶贫几十年,作为革命老区,扶贫无可非议,前些年才取消贫困的帽子,平江真的很贫困吗?或许是高层领导人给予老区的关爱与照顾罢了。岳阳县也有很多贫困点,尤其是山区的村庄,很多需要照顾与扶贫,但事过多年,我发觉这些村庄其实远没有想象的那分贫困,居住在山里面的都是些七八十岁的长者,年轻一代都在城里有房有车,这些恋山的长辈,离不开生他育他的故里,而有些部门每次定贫困户的时候,总是将这些深山老林里的恋旧户列为贫困户,虚不知,这些家庭的后辈都是都市的弄潮儿,我们的扶贫政策就需要搞清真正的原因了,何贫之有?当然,还有些是家庭的变故,生活在山里的人,思想远比大都市的人目光要短浅,但随着一辈辈人在走向山外,思想也随之变化,扶贫的定位就要让这些昔日的清贫家庭向小康迈进,着手培育山区的种养殖业,让他们借山林之优势,脱贫致富,多年之后,还何贫之有?
我的思想当然也不全面,但我始终相信,勤劳之人必无贫寒之门,凭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会让贫困远离自己。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编辑:周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