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陵故事】余正愿:一个人的渔鼓路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2019-03-02 14:04:00
—分享—


余正愿

红网岳阳县分站5月3日讯(记者 许伟军 付琴)手拿一根盲杖,怀抱一个渔鼓筒,拨打几片简板,边说边唱,谈笑间嬉笑怒骂皆成章,这便是月田渔鼓第七代传承人——余正愿。

本土曲艺人 张口就是戏   

 “各位君子请听清,我来自月田余家村;从小双目就失明,宣传政策到如今;劝君要把法律学,违法犯罪切莫做;勤劳致富奔小康, 打牌赌博进牢房······”4月27日,月田镇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垄里回荡着余正愿的小调声。趁着晴好天气,余正愿撑着导盲棍,走村入户进行义务宣讲。今天他唱的是自己创作的小调《渔鼓十劝——遵纪守法做公民》。


“百姓大舞台”现场演出

渔鼓”又名娱古、梆子、又称道筒、道情、竹琴;简板,又称云扬板、玉板、简子。是一种流行于湖北、湖南、山东、广西等地区的传统乐器,常用于戏曲表演。渔鼓在月田世代相传,传到余正愿时已是第七代了。渔鼓内容或逗趣、或歌咏、或劝诫、或祝颂,根据演出现场情境、氛围即兴发挥,语言简洁明朗,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渔鼓最大特点就是表演者能信手捏来,随时随地表演!”余正愿说。别看他现在张口就是戏,但这全靠自己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和漫长的创作积累而来。 

今年36岁的余正愿从小患有眼疾,14岁时拜月田渔鼓的第六代传承人李应初为师,开始学艺。渔鼓要求嘴皮子功夫硬,余正愿的嗓子常常练到充血、沙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自己的努力,余正愿从一个门外汉逐渐变成了内行人,成了附近小有名气的“渔鼓人”。98年师傅过世后,余正愿正式开始“跑江湖”,踏上了渔鼓演绎之路。 

简版渔鼓筒 传承民俗美

渔鼓”道具制作工艺独特。选材要精,得从山上选取风尖竹(春天的竹笋在长成新竹时,被大风吹断了竹尖的竹子),然后把竹子砍下来,取中间一节两尺左右竹筒,打磨加工。接着用晾干至六成左右的猪心脏表膜箍在竹筒一端,用细蔑箍箍紧,外围再用红绸布扎紧,这样,一个“渔鼓”便制成了。掏空了竹筒的关关节节,敲之空空洞洞,有空谷传音之妙。


敲打渔鼓 

而简板取材更讲究,制作也需更精妙,“这幅简板由细叶椆树硬木制成,当时制作重量是一斤三两三钱,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了!”余正愿拿出师父传给他的渔鼓筒和简板向记者介绍。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幅“老古董”使用到现在,重量却没有毫厘变化。 

那些唱戏用的东西可是他的’宝贝’,从不让别个轻易碰,平时清洁工作也都是他自己做,这是他师父传下来的宝哩。”妻子李帽江指了指一旁正在拿着软布仔细的擦拭简板的余正愿说道。 

对余正愿来说,渔鼓筒和简板不仅仅是他的谋生工具,更是陪伴了他21年的“老伙伴”。他希望,他和他的渔鼓传达给观众一种美——传统民俗文化之美。

观众在变,渔鼓的艺术形式、剧目内容也要变。”余正愿解释,比如,渔鼓要在内容上下功夫,原来对着观众是随性而唱,唱词涵蕴不足;现在经常会邀去正式舞台表演,以前的老调子是不符合当代审美情趣的。“必须要在唱词内容上多打磨,创作一些阳光、健康、积极正能量作品。” 

的确,月田渔鼓既要养耳,又要养心;既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  

道”由心中生 “乐”为明日行

现在听戏的观众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嗲嗲、老娭毑们,没几个年轻小伙子们来听我唱戏。”说到这,余正愿脸上露出了忧愁的神色。 

渔鼓戏作为绵延了近三百年的剧种,目前,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绝大部分渔鼓戏艺人已经亡故,即便有幸存者也大多年逾古稀,渔鼓戏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余正愿作为月田镇唯一一位坚守的“渔鼓人”,他对于渔鼓这个民族文化的瑰宝,又何尝不想传承下去?

现在的年轻伢子们听不惯这些古典乐器的声音,甚至认为渔鼓就是给去世的人唱歌的东西,觉得不吉利,更别说让他们学了。” 

据余正愿介绍,2016年月田渔鼓已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个喜讯对他来说,就像黑暗路上出现的一丝光亮,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其实渔鼓戏在农村拥有庞大的演出市场,如果吃得亏,一年也有好几万元的收入。所以说只要有人肯来学戏,我肯定会倾尽全力去教他们。传承传承,有人来传播,才能继承嘛。”余正愿说。 

在“渔鼓路”的前行上,即便形单影只,困难重重,余正愿依然在坚守,为保护民族文化瑰宝,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并希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阳

编辑:周兵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阳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