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县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让东洞庭湖碧水重现人前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维 秦淑云 胥诗 编辑:陈丹 2020-06-05 10:03:46
—分享—

采砂1执法人员.jpg

执法工作人员深入东洞庭湖水域进行湖面巡查

采砂2.jpg

执法工作人员深入东洞庭湖水域进行湖面巡查

采砂4.jpg

数字化监管站

洞庭湖.jpg

东洞庭湖水面候鸟云集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6月5日讯(记者 张维 秦淑云 胥诗)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长江岳阳段时提出“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并要求“守护好一江碧水”。自此,我县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东洞庭湖水域打击非法采运砂专项整治、“小蜜蜂”非法改装船只专项整治等行动,使非法采运砂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确保了东洞庭湖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6·5世界环境日前夕,记者登上县砂石办执法二大队的执法船,随执法工作人员深入东洞庭湖水域进行湖面巡查。我县东洞庭湖水域,面积约1328平方公里,砂石资源丰富。前些年,由于非法采砂猖獗,给洞庭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像‘小蜜蜂’盗采,它是乱挖乱采,没有经过正规、系统、有序的开采,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导致航道淤积、堵塞。”丁勇是一名退伍军人,2012年从部队转业后在东洞庭湖河道采砂管理局工作至今,对东洞庭湖整个水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情况了如指掌。丁勇口中所说的“小蜜蜂”就是指那些用运输船只改装的盗采船只,由于它就像运输船在河面行走一样,即使它在水域的某个地方偷采,也比较难发现,所以称它为“小蜜蜂”。

说到怎么“制服”这些“小蜜蜂”,丁勇告诉记者:“通过监控和24小时巡查,在湖里面发现偷采情况后,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打击,截止到目前,“小蜜蜂”也不存在了。”

随执法船我们来到我县与汨罗、沅江交界的水域,只见这里水天相接,风平浪静。与过去盗采现象十分猖獗时的情形大不相同。“原来,这片区域是比较难管理的,盗采情况比较多。经过我们白天不间断的巡查,晚上通宵在湖里蹲守,这些盗采的船只从2017年到现在几乎清零了,再没出现盗采的现象。”丁勇回忆起当时的情况。

随执法船沿航道向北行驶,在中洲大堤南套水域,一排排工程船集中停靠在这片水域,据了解,这里是由我县海事部门指定的安全水域集中停靠点,共停靠了工程船47条,每天都有专人在该水域进行巡查,一旦发现有擅自开挖行为,一律盗采将给予严厉打击。“通过采砂治理、船只的集中停靠等措施,现在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在我们的航行中,还能经常看到江豚和各种候鸟在我们船的周围。”砂石办二大队一中队长方庆欣慰的诉说起现在的变化。

南套往北,便是金盆港。金盆港曾是我县砂石的主采区,在采砂者眼中是名副其实的“金盆”,曾有26条采砂工程船和几百条运输船在这里作业。自2017年1月8日我县全面实施停采以来,金盆港水变清了,洲滩线变绿了,现在还可以经常看到江豚,返回这里的鸟类也越来越多。

沿北继续往前行驶,一个塔状建筑物矗立在湖中心,它就是县砂管局建立的数字化监管站。它可以对非法采砂行为及时发现、锁证、预警和执法调度。县东洞庭湖砂管局监控中心监控员宋睿告诉记者:“例如在比较重要的区域,都放置有声音采纳装置。如果有采砂船在进行非法作业,通过异常声音采集输入到系统,系统会进行自动报警。”

像这样的数字化监管站,东洞庭湖水域共有4座。县东洞庭湖砂石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洞庭湖数字化建设完成以后,监控中心24小时对整个东洞庭湖重点水域进行了在线监控,对非法盗采分子起到了很大的威慑作用。从2019年7月到现在没有发生一起盗采事件。”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维 秦淑云 胥诗

编辑:陈丹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20/06/05/73161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阳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