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吴国望
吴国望给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吴国望为受伤的学生涂抹碘酒消毒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9月9日讯(记者 吴俊宽 付琴)从青葱年少到花甲之年,从青丝满头到白发成霜。42年来,他用自己的青春做养料,扎根于乡村教学阵地;用心中全部的爱,染成了山区孩子们生活里的色彩。他就是步仙镇五关教学点老师——吴国望。
课堂上,吴国望老师正声情并茂、“手舞足蹈”地为四年级学生讲授现代诗《晚秋的江上》的内容。对每位勇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他都给予掌声鼓励,课堂气氛轻松又有趣。也因此,这位爷爷辈儿的吴老师总是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吴老师上课很有意思,肢体动作很丰富,就像看电视一样,我很喜欢上他的课。”学生周彩文说。“吴老师知识丰富,每次遇到难题时,他就像是我的好朋友一样耐心教导我。”学生付凌子萌说。
2011年,吴国望来到了五关教学点。他发现,这里只有一到四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里的爷爷奶奶只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很少关心学习情况。同时,这个教学点的教学任务重,每个老师都要“身兼数职”,教学能力有所偏颇,致使孩子们的学习基础差。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成绩,他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及时跟踪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从此,加班是他的“家常便饭”,办公室也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为制作课件,他忍受手指关节变形不能弯曲的疼痛,用电脑键盘,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课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他所带的班级学习成绩一直在全镇会考中名列前茅。
“吴老师一心为学校着想,为老师学生奉献了很多精力,他所带的班级年年都是语文会考第一。”校长周莉十分肯定吴国望的付出。
在采访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名学生跑了过来,吴国望看到他手臂上的伤口后牵着他的手,急匆匆地赶往办公室,找到医药箱给他涂抹碘酒消毒,并安慰他:“消消毒就行了,回去后记得告诉家里一声。”
吴国望告诉记者,孩子们活泼好动,经常发生磕磕碰碰,像风油精、创口贴、碘酒、棉签......这些都是他常备的药品。
有人说,老师有多大的成就,要看学生有多大的成就。但在吴国望眼里,学生成绩的进步、改变了坏习惯、勇敢的表达交流······这些小事都是让他最有成就感的事。“‘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一大乐事’。能让家乡的孩子们在我的教育下成长起来,就是我的一大乐事。”吴国望一直怀有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初心。
有一种信念叫“坚守如初”,有一种心态叫“淡泊名利”。再过两年,吴国望就要退休了,但如今,他依然在三尺讲台上,孜孜不倦,勤奋耕耘,努力用心书写教育人生,虽不辉煌,却时时以实际行动演绎着一名乡村教师的动人风采。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吴俊宽 付琴
编辑:叶蓉
本文为岳阳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20/09/09/8291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