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树查看余琪的葡萄种植情况
村干部上门为贫困户讲解品种改良情况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9月15日讯(记者 张维 付琴)近年来,新墙镇清水村将扶贫产业作为脱贫摘帽的重要抓手,坚持“输血”与“造血”并行,不断调整水果种植产业结构,并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优质葡萄种植,以加快产业扶贫步伐,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在贫困户余琪的葡萄大棚内,果香弥漫,葡萄树上挂满了一串串沉甸甸、颗粒饱满的葡萄,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44岁的余琪一家六口人,因病致贫,如今,他也靠着树藤上的这些小葡萄成功脱了贫,家庭收入翻了几番。“如今,葡萄产量收入都可以,生活比往年都要好了!”说起生活的变化,余琪满脸笑容。
“红地球种了十多年了,目前销售还是有压力,我今年计划把品种改良......”今天他趁着闲时,在棚里摘掉藤上的枯叶,正巧碰上村党总支书记李大树来看他家葡萄的种植情况。
由于近几年葡萄市场经济效益出现波动,现在,村里正在陆续的进行葡萄品种改良,将以前价格低、销售不好的品种改为阳光玫瑰、温可等新品种,这样一来,亩产增收可达到5000多元。
然而当初,葡萄种植却并不顺利。2016年,清水村由袁岭、上游、清水三村合并而成,是新墙镇唯一的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65人。很多贫困户对种植葡萄没有信心,他们既担心技术又担心销售。为此,村干部上门做工作一一“对症下药”:“从市场、经济、技术上进行帮助,使老百姓从技术上巩固、从资金投入上贷款、从种苗上进行改良,老百姓有了很大的转变。”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李大树深感欣慰。
除了葡萄种植和品种改良,村干部还引导鼓励群众试种火龙果、红心柚等水果,并联系农村淘宝店,建立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如今,清水村形成初春草莓、夏秋葡萄、秋冬火龙果和红心柚的四季水果链。
目前,清水村葡萄种植面积达2800亩,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9820元,全村50户贫困户中有33户年度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依靠葡萄产业,清水村摘掉了贫困帽,还成为生态休闲旅游特色村。每逢周末,前来采摘、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张维 付琴
编辑:陈丹
本文为岳阳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20/09/15/830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