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采摘莲蓬的彭先光
正在采摘莲蓬的彭先光
彭先光与驻村干部搬运莲蓬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9月17日讯(记者 秦淑云 胥诗 罗万里)在毛田镇黄道村的湘莲特色扶贫产业基地里,一朵朵荷花争奇斗艳,一颗颗莲蓬,籽粒饱满。一阵轻风吹过,百亩荷田里,荷花、莲蓬、莲叶轻摇曼舞、美不胜收。此时道山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趁着晴好天气,将成熟的莲蓬采摘下来。
“今年天气好,莲子颗粒饱满,没有空壳粒......”眼前这位正在采摘莲蓬的村民叫彭先光,他是道山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员,也是黄道村种植湘莲的第一人。2013年之前,彭先光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后来在村里的帮扶下,他开始试着种植湘莲,经过他精心打理,当年5亩湘莲竟获得2万元的收入,初尝甜头的他从此走上了种植湘莲脱贫致富的道路。“我觉得种植湘莲这条路走对了,只要舍得吃亏,认真去做,将来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谈及湘莲种植,彭先光自信满满。
2019年,村里规划流转百亩土地,成立岳阳县道山养殖专业合作社,有着丰富湘莲的种植经验的彭先光,担任合作社管理员。彭先光告诉记者,看着大伙一起种植湘莲赚钱,比我一个人日子过好了还要开心。
就这样,湘莲种植,让黄道村不少贫困户脱了贫致了富。53岁的村民方完全,身患心脏病,母亲长期瘫痪在床,一家生活靠儿子打工收入维持,日子过得紧巴巴。后来在彭先光的指导下,他家通过种植湘莲,年均收入超过3万元,家庭条件逐步改善。
“我们在这里摘莲米,一天能赚一两百块钱,到年底合作社还有分红,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方完全说起现在生活的变化,笑容满面。
据了解,近年来,黄道村在各级扶贫力量的支持下,把培育绿色环保、区域特色鲜明、持续增收效果显著的湘莲种植作为重点扶贫产业,成立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增收,把风险降到最低,把收益让给农户,三年签约期满后,农户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继续留在合作社,通过这种灵活的经营方式,让乡亲们增收致富。据毛田镇黄道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奇龙介绍,针对所有贫困户种植的湘莲,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并承诺拿出20%的利润,无条件分发给村的所有的贫困户。
在湘莲特色扶贫产业基地的另一边,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正将刚摘下的新鲜莲蓬打包,准备发往微信平台下单的客户手中。据悉,目前黄道村村民们采摘的莲蓬主要是通过电商平台、镇里及后盾单位的消费扶贫及保底收购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截至目前,村里的莲子销售额已达16万余元。
为将培育湘莲产业做大做强,今年来,县驻村工作队和毛田镇还筹资30余万元,以每亩200元的标准奖补湘莲种植农户。在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下,黄道村逐渐形成了以合作社为龙头、以农户为主体的湘莲种植体系,目前,全村48户贫困户全部参与湘莲种植,年产值45万余元,农户增收过万元。
如今,越来越多的黄道村人因莲而富,站在黄道村的田间小道上,一望无际的荷田向远处蔓延,沁人心脾的莲香飘散空中,令人神清气爽,湘莲不仅为黄道村带来了美景,也为村民带来幸福生活。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秦淑云 胥诗 罗万里
编辑:陈丹
本文为岳阳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20/09/17/831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