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40横穿县城
宜居宜业现代化综合园区——岳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18年10月新建成通车的许广高速岳阳县新墙河互通
麻塘电排鸟瞰图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7月24日讯(记者 付琴 吴俊宽)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近几年,我县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同时加强项目谋划,聚焦重点,扬长补短。如今,每个项目,如球场前锋,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作先行,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转型前进。
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湖南八达人防设备有限公司,2018年11月开工建设,2019年4月份便竣工投产试运营,从开工到投产至少节约3个月的时间成本。“不论是办证还是贷款,各方面的手续确实简化了不少,感谢政府部门对我们企业的帮助 。”湖南八达人防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杨永良感激地说。
创新,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2019年,一条“春的信息”给我县带来了发展新希望,岳盛新材带着财纳福诺石晶地板产业链项目在高新区落地生根。该项目系省“三高四新”重大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35亿元。目前二期厂房主体工程施工已竣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今年公司又启动三期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桩基础施工。
近五年,高新区累计合同引资400亿元以上,其中35亿元项目1个,过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5-10亿元项目20个。初步形成了以科伦制药等企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及原药制造产业;以天欣科技、岳盛新材为龙头的建材家居及新材料产业;以宸博铝业等企业为龙头的智能制造及电子信息产业。
过去,我县以陶瓷产业而闻名,如今,财纳福诺石晶地板产业链、盛路宸博5G通讯项目等多个优势产业链项目正带领我县走向了一条发展新路径。
如果说产业项目是城市进步的“硬实力”,那么交通建设便是推城乡发展的硬件保证。
过去,在黄沙街镇大金村有一条长约1.28公里的“断头路”,导致村民出行时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脚泥。眼下,断头路已变坦途。“现在把路修好了,出行、生活更方便,给人民群众带来很大的实惠。”谈及现在的变化,村民屈武说不出的高兴。
岳望高速公路岳阳县段2018年9月建成通车,全长34.7公里,总投资40亿元,在岳阳县设3个出入口,通过新开连接线与京港澳高速实现互通,提升了岳阳县的交通运输能力,有效缓解了京港澳高速和岳阳进出城通行压力。
五年来,我县交通建设总投资达61.2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953.45公里,公路硬化率达100%,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G240、湘北大道、鹿角码头等重大项目建成运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四纵两横”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村公路为支脉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民生改善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水利工程保河湖安澜,护群众生产。目前,我县正以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为契机,打造江河湖库塘连通体系,做活“水文章”。
我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以麻塘垸为纽带,连接县城区,向上辐射新墙镇、新开镇、公田镇至铁山水库风景区。该项目于2020年12月下旬招标开工,分2020年度和2021年度实施。据县水利局副局长王卫斌介绍,项目完成后,能够有效改善新墙河综合生态环境和麻塘垸内水系环境,对推动整个岳阳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乃至推动洞庭湖的生态治理,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我县各项水利事业迅速发展,防洪排涝减灾能力大幅提升,水资源配置和利用体系初步形成,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体系不断完善,水利综合管理能力逐步提高。
五年来,我县共争取到位国家财政资金4.99亿元,县级财政资金2.98亿元,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4.96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5亿元),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资金7.9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2.7亿元。这些“真金白银”有力保障了我县水利建设目标能够如期较好完成。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付琴 吴俊宽
编辑:黄阳娇
本文为岳阳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21/07/23/969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