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渔政局杨艾和队员们开展巡湖
执法人员检查违规垂钓人员的钓箱
被驱赶回岸的违规垂钓者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4月1日讯(记者 周星亮)“十年禁渔”实施后,我县渔政执法人员长期出现在东洞庭湖上,夜以继日巡湖和监控,只为守护好东洞庭湖的渔业资源。
一大早,县渔政局麻塘中队中队长杨艾一手拎着菜,一手抱着面包,沿着浮桥向停靠在飘尾的执法船基地走去。
“我们是24小时在船上值班,每天早上我们就安排一个人上去采购,买一些菜、水等生活必需品。”今天正好是杨艾当值,他一上船,队员们就围上来,分食他带来的面包。由于待会儿就要出船巡湖,所以队员们虽嘴里吃着面包,但手没停下,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穿戴好装备,杨艾和四名队员登上快艇,正式开启了今天的第一轮巡湖。
为防止出现规律性执法影响执法效率,杨艾和他的队员们每次巡湖的时间、地点都不尽相同,但必须确保每天至少巡湖三次,每次必须巡查到重点水域。
今天第一个巡查目的地是沙坑,它位于麻塘污水处理厂附近水域,水面行驶需十五分钟左右。随着目的地越来越近,记者隐隐能看到滩涂水边有违规垂钓者。当他们发现渔政执法快艇时,有的收竿上岸,有的还在原地观望。
由于违规垂钓者所在的区域水位较低,快艇无法直接靠近,杨艾他们只能绕到滩涂另一边靠岸,再步行两公里左右才能到达违规垂钓者所在位置。
在滩涂上步行了约一公里,杨艾和队员们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因为小河两岸土质松软,杨艾制止了队员想要跃过去的想法,随后绕行几百米,在上游找到了一处土质相对较硬的位置跃过小河。
跨过小河后,由于距离水面越来越近,滩涂上的泥沼和暗溪随之增多,一不小心就可能失足陷进去。杨艾告诉记者,队员们每年都会有几双鞋陷进泥沼拔不出来。
半小时后,当杨艾他们到达目的地时,违规垂钓者早已逃之夭夭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湖对面滩涂上的另一拨违规垂钓者待在草丛里观望。
双方隔岸对峙了近十分钟,见渔政执法队员们似乎准备在这里硬耗,违规垂钓者们便一个接一个离开了。目送这些人离开后,杨艾和队员们随后也返回了快艇,低速度在附近水域搜查看是否有捕鱼网具。等到附近水域搜查完,再返程回到基地上时,早已饥肠辘辘的队员们终于迎来了午餐时间。
午餐过后,杨艾回到休息舱,习惯性的打开手机里的智慧渔政,通过监控查看几片重点水域。当他从监控中看到上午巡查的沙坑又聚集了不少违规垂钓者时,杨艾当即取消午休,让两名队员驾驶快艇从水路前往目标水域驱赶,他则带领两名队员驾车到目标水域的堤岸蹲守。
“以前来垂钓的人都把车停在麻塘大堤两边,都停满了,经过这几年的整治,现在堤上很少看得到有垂钓的人的车停在这里了。”当驾车驶上麻塘大堤时,杨艾向记者讲起了这几年整治违规垂钓取得的成效。
到达目的地后,杨艾一边通过智慧渔政监视违规垂钓者,一边指挥湖上的队员进行驱赶,不多时,一拨违规垂钓者便出现在了视线里,在后方执法人员的驱赶下或步行或骑摩托向岸边而来。
在两位违规垂钓者驾驶摩托上堤岸时,早已等候多时的杨艾等人立即上前控制车辆,收缴车上的钓竿,并对违规垂钓者批评教育。杨艾说:“他们违规垂钓的行为虽然不属于特别严重的违法行为,但如果不动真格的去管理、惩治,不仅会让他们更猖狂,还会导致出现更多违规垂钓的人。”
再回到基地时已经是下午五点了,放好收缴的钓具后,杨艾和队员们又要跟市区相关部门在水上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渔政执法人员,他们默默坚守着,无私奉献着,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守护着东洞庭湖的鱼儿们。
据了解,随着“十年禁渔”实施,禁捕退捕工作成果逐渐体现,东洞庭湖里的渔业资源丰富起来了,但违规垂钓的人也跟着多了起来,这使得打击处理违规垂钓行为,成了杨艾他们这些渔政执法人员最主要的工作。由于东洞庭湖水域面积大、岸线长,导致渔政执法难度大。
为此,县渔政局一方面夯实网格化管理工作,一方面密切联系涉湖乡镇及相关部门单位,适时启动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同时配合“智慧渔政”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县东洞庭湖禁捕禁钓水域进行全方位监测。未来,随着“智慧渔政”平台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智慧”,我县渔政执法效率必将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保护洞庭湖的渔业资源。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周星亮
编辑:蒋赛洋
本文为岳阳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2022/04/01/1107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