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现场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7月22日讯(卢莹)一个“支部挂帅、党员牵头、群众当家”的乡村善治样本,让矛盾不出村、发展有后劲。
在鹿角区域荣湾湖村大成片,一场持续数月的土地纠纷在调解员孙大寨等同志十余次走访调解后画上句号。当双方村民在和解协议上按下手印时,站在一旁的村党总支部书记吴大水终于舒展了眉头——这已是2025年以来该村成功化解的第10件矛盾纠纷。
近年来,岳阳县荣湾湖西片区的建设如火如荼,作为西片区建设的主战场荣湾湖村征拆矛盾层出不穷。荣湾湖村大成片邹德屋组与细孙屋组因为一口山塘权属问题达不成统一意见,邻里关系不协调。
该矛盾纠纷发生历史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大集体结束后分田到户,细孙屋组所属山塘灌溉的农田分到了邹德屋组,几十年来,两组关系较好,相安无事。随着岳阳县荣湾湖西片区经济快速发展,该山塘被征用,征收资金分配争执不下,双方为此引发激烈矛盾。
中心群体矛盾化解工作专班负责人袁雁找来了荣湾湖村的老村支书孙大寨、该片区的组长以及乡贤代表进行矛盾调解,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群英队伍”对其现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多次走访两组老一辈人,并提取质证,听取多方意见,分析研究该纠纷症结,组织双方当事人再次进行调解,通过讲理、讲法、讲问题焦点,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信任,从而达成了调解协议。双方分别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至此,这起土地权属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作为一个城镇边缘的村居荣湾湖村曾面临基层治理的普遍困境:矛盾纠纷化解难、群众参与度低、公共服务滞后。而如今走进村庄,宽阔整洁的村道两旁树影婆娑,纵横交错的西片区路网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投资11亿元的岳阳科技职业学院已建成,并将顺利实现今年秋季正常开学,预计招生规模为1500至2000人。
这一变化的密码,藏在荣湾湖村探索出的“群英+网格”治理体系中。通过党建引领、“群英断是非”创新实践、网格化精细服务这套方法在荣湾湖村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它打破了传统“干部单向协调”的路径依赖,让群众成为矛盾调解的主角,实现“是非”由群众公断。正如一位村民感慨:“街坊邻居都敬重的人来评理,我们服气!”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卢莹
编辑:蒋赛洋
本文为岳阳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646941/66/1514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