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情暖山村 邻里互助养老中心托起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罗爽周星亮 编辑:蒋赛洋 2025-09-18 08:48:11
—分享—

BD2142355B06D14E835486991716BC2C.jpg

张谷英镇莲花湖邻里互助养老中心

AEF15B34D864BB66FC3F2A0B4FCC9B24.jpg

老人们在一起看电视话家常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9月17日讯(罗爽周星亮)一餐热饭,暖的是胃;一份关怀,安的是心。对农村老年人而言,“好好吃饭” 是最朴素的期盼,也是最实在的民生。在张谷英镇莲花湖邻里互助养老中心,正用一粥一饭的烟火气,把 “舌尖上的幸福” 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答卷。

临近中午,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养老中心的餐厅,老人们早已三三两两聚在这里,有的围坐在电视机前闲话家常,有的凑在棋牌桌旁切磋技艺,现场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

78岁的村民李福祥坐在电视机前笑呵呵地说:“我一般来得比较早,家里要是没什么事,就到这里坐一下,看电视,茶有得喝,饭有得吃,大家在一起也热热闹闹的。”

不远处的厨房里,锅铲碰撞声此起彼伏。辣椒炒肉、油豆腐、清炒南瓜、麻花鸡蛋丝瓜汤……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接连出锅。工作人员陈继明告诉记者,食堂每餐供应4到5个菜,菜品设置在尊重老年人饮食特点的同时,注重营养搭配,让老年人吃得舒心、放心。

“来来来,大家都来,可以开餐了!”随着一声亲切的招呼,老人们有序取餐。家常菜的热气与米饭的清香氤氲交织,整洁的环境、丰富的菜品、贴心的服务,赢得一致好评。

“这个丝瓜麻花汤做得真入味!”村民陈正爱边用餐边连连称赞,每天把孙子送到学校后,她便来中心的食堂用午餐。“孩子不在家的话,我一个人吃饭只搞一两个菜,这里能吃到好几个菜,味道好吃,咸淡也合适。平常我只能吃得半碗饭,在这里能吃一碗饭嘞!”

莲花湖村总人口2359人,60岁以上老人达562人,其中不少是留守或孤寡老人,很多人吃饭就是“对付几口”。为解决这部分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村里在民政等部门的支持下,通过社会捐助+村集体经济反哺资金的方式,把闲置房屋改建为邻里互助养老中心,设立了长者食堂、活动室等区域,配齐电视、空调、开水机等设施设备。如今,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交 100 元能吃午餐、交 200 元能吃午晚两餐,算下来每餐不到4元;村民自产的蔬菜,还能按市场价卖给食堂,形成 “互助循环” 的暖心模式。

今年68岁的陈正周,正是这一模式的直接受益者之一。他除了家里有患病无法生活自理的妻子,外头还要忙着照料田地,经常分身乏术。考虑到他家境特殊,村里为他免除了就餐费用。

“我原来照顾了外面,还要照顾家里,回来了还要做饭吃。办这个养老中心,我现在不搞饭吃都行了,就到这里吃,再种点菜送到食堂里。”

如今他不仅能在邻里互助养老中心享受免费就餐,还能通过卖菜补贴家里,每天取餐回家省时省力,也能更好地照顾妻子。

莲花湖村党总支委员、监委会主任彭锦辉介绍说:“我们村成立这个邻里互助养老中心。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村的老人能够吃上一口暖心饭,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同时让他们的子女能够安心地在外面打拼,真正让我们这些老人能够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真正守护我们的‘夕阳红’。”

目前,全县已试点建设7个老年助餐场所。未来,我县还将因地制宜增设助餐点,进一步提升覆盖面、完善服务功能,逐步构建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可持续养老服务体系。

夕阳西下,养老中心的炊烟渐渐散去,但这份 “一餐饭” 里的民生温度,仍在村落间流淌。小小的 “长者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难题,更搭建起情感交流的平台,成为乡村振兴中 “敬老爱老” 的生动注脚 —— 当基层治理的暖意融入烟火气,每一口热饭,都成了照亮晚年幸福的光。

来源:岳阳县新闻网

作者:罗爽周星亮

编辑:蒋赛洋

本文链接:https://www.yyxnews.com/content/646943/52/152907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阳县新闻网首页